全力服务高质量发展 行权履职取得新成效
——市十六届人大常委会2019年工作综述
2019年,市人大常委会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统领,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聚焦本溪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聚焦建设“两个机关”、站位“两个一线”,全力服务发展大局,积极回应民生关切,行权履职取得新成效,人大工作开创新局面。
坚持党的领导 切实增强政治自觉
市人大常委会学思践悟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重要思想,坚持把党的领导贯穿于人大工作全过程、各方面,严格执行请示报告制度,紧贴改革发展稳定大局谋划人大工作,保证了人大依法履职与市委决策部署同频共振、同向发力。
市人大常委会党组从严从实抓好“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切实把学习教育、调查研究、检视问题、整改落实贯穿始终。围绕生态文明建设、优化营商环境等工作精准选题,深入基层企业调研60余次,形成调研报告40余项。深入开展“8+2”专项整治工作,确保纪律规矩和规章制度落实到位。初步达到了理论学习有收获、思想政治受洗礼、干事创业敢担当、为民服务解难题、清正廉洁作表率的目标。
坚持新发展理念 推动高质量发展
市人大常委会全力推动市委重大决策部署的贯彻落实,围绕“工业强市”战略,以“项目建设年”为抓手,实地走访重点项目30余个,力促重点项目建设取得新进展。组织代表深入30余户企业视察调研,有力推动支持民营企业发展的政策措施落地见效。围绕“文旅兴市”战略开展6次视察调研,跟踪推进乡村旅游和精品民宿、温泉旅游度假区等重点项目建设,推动我市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工作实现新突破。
高度关注营商环境建设,深入开展“持续优化营商环境跟踪监督”,组织全国、省、市三级人大代表,深入行政服务大厅和20余户企业实地视察,广泛征求意见建议,督促政府不断提高行政效能,打造最优营商环境。听取市政府关于我市减税降费工作情况的汇报,确保减税降费改革红利落实落地。
深入开展政府债务管理情况专题调研,切实做好防范化解债务风险工作。指导县区人大全部建立了国有资产报告制度,实现国有资产监督全覆盖。听取和审议了计划和预算执行情况报告、审计工作报告和审计查出问题整改情况报告,审查批准了市本级决算和年度预算调整方案,切实管好人民的“钱袋子”。
全面依法治市 深化良法善治
坚持党对立法工作的领导,立法中的重大事项、重要问题及时向市委请示报告。进一步完善人大主导立法工作机制,不断拓宽公众参与立法途径,充分发挥立法“智库”作用,科学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水平进一步提升。
聚焦“生态立市”战略实施,首次采取人大自主立法、委托第三方参与等新方式,制定出台了《本溪市生态立市条例》。持续推进观音阁饮用水水源保护立法,深入开展本溪市饮用水水源保护条例、太子河生态环境保护条例、绿色矿山建设条例等调研论证,生态文明“1+N”立法迈出实质性步伐。修订气象灾害防御条例和常委会讨论决定重大事项的规定,废止了老官砬子饮用水源保护条例,对14件法规进行立法论证,对5件规范性文件进行备案审查,对36件现行地方性法规进行全面清理,确保了法制统一。不断加大执法检查力度,重点选取经济、环保、民生等领域5部法律法规开展执法检查,保障了法律法规的有效实施。
听取和审议了全市公安工作报告,组织五级代表开展全方位视察检查。对市法院、市检察院、市公安局“优化营商环境和支持民营经济发展”情况开展了专项工作评议,进一步加强申诉控告工作,切实维护社会法人和公民的合法权益。
坚持人民至上 维护群众根本利益
高度关注群众反映强烈的教育、医疗等热点难点问题,开展大规模、多层次视察调研。针对中小学生课外负担过重问题,6次开展专题调研,17次召开征求意见座谈会,听取和审议了我市减轻中小学生课外负担工作情况的专项报告,就教师违规办班、校外培训监管等19个问题开展专题询问,推动政府出台了中小学生课后服务工作的实施意见,全市99所中小学校课后服务工作全面启动。听取和审议了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中“四医联动”工作情况的专项报告,推进解决联动机制不顺畅、医改新政落实不到位等问题,确保医改成果更好地惠及山城百姓。
聚焦精准脱贫攻坚战,开展视察调研,听取和审议了相关工作报告,督促市政府进一步完善乡村振兴各类规划,加快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带动农村全面脱贫,全力推动“乡村振兴”。
紧盯主城区环境综合整治工作,推动城市重点建设任务有效落实。听取和审议了2018年度环境质量状况和环境保护目标完成情况、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情况的报告,实现了污染防治工作监督的全覆盖。
强化服务保障 完善代表工作机制
全力支持和保障代表行权履职,充分发挥代表作用。开展代表履职水平“提升年”活动,集中举办培训班7次,培训全市五级代表700余人次,代表履职能力和水平稳步提高。制定出台了市人大代表履职管理办法、辞职办法、经费管理办法,推动代表履职规范化、制度化。建立乡镇街道“代表之家”55个、村社区“代表联络室”455个,确保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体系内的诉求表达渠道畅通高效。扎实开展“牢记责任和使命、争做人民好代表”“我为本溪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助力献策”等主题活动,激发代表履职活力。加大代表建议督办力度,5次召开座谈会、推进会,两次开展视察检查,首次对建议办理工作进行专题询问,推动代表建议办理由重答复向重落实转变。
本报记者 穆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