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 郑广良
科学发展观,作为党在新时期社会主义建设的最新理论成果,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因此,地方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要进一步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严格履行宪法和法律赋予的职权,充分发挥职能作用,把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坚持好、完善好,切实把人大各项工作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一、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做好人大工作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人民当家作主的重要途径和实现形式,是组织和支持人民管理国家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事务的国家制度。地方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作为国家权力机关,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按照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要求,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充分发挥人民代表大会的制度优势,不断推进地方人大工作。
一是坚持把维护发展大局作为人大工作的第一要务。发展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首要任务。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要牢记并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战略思想,切实解放思想,把推进发展作为人大工作的重点,切实转变人大工作观念,研究人大适应经济发展的工作方式,强化依法监督能力,支持“一府两院”解决发展中的难题,帮助群众解决发展中的实际困难。
二是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促进“一府两院”工作。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坚持用科学发展观统领人大工作,就是要用科学发展观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开展人大工作。对于“一府两院”工作中符合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要求的,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应及时给予肯定,并给予大力支持;对于那些不符合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要求的,人大应明确提出意见并实行跟踪监督;对于那些明显与法律法规有抵触的,人大应督促依法纠正,达到推进“一府两院”改进工作的目的。
三是坚持统筹兼顾,始终维护人民群众利益。坚持统筹兼顾,要从发展全局和人民群众根本利益出发,充分利用人大自身优势,正确反映和兼顾不同方面群众的利益,调动一切积极因素,调节并处理好各种具体的利益关系,使人民群众朝着共同富裕的方面稳步前进。在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工作安排部署上,要始终站在战略高度,树立大局意识,处理好各种复杂的矛盾和问题,既要总揽全局,统筹规划,又要抓住牵动全局的主要工作、事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着力推进,重点突破。
四是坚持以人为本,着力构建和谐社会。坚持以人为本,要坚持人民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主体地位,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聚民智,惜民力,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要切实加强代表工作,充分发挥代表在团结群众、带领群众、帮助群众中的主体作用,保护好代表的积极性;要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则,坚持集体行权,协调好常委会内部关系,建设和谐机关;要搞好上下左右的协调配合,一心一意谋发展,聚精会神搞建设。
二、开展人大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发现问题是解决问题的前提。目前,开展人大工作主要存在以下三个方面问题:
1、监督工作“软”。表现在:一是监督力度不够。只是对一般性工作开展监督,对一些热点难点问题的监督,只是涉及表面现象。二是监督效果不够明显。在实施监督中,除了提出执法检查报告和审议意见外,缺少督促解决问题的手段。三是监督的针对性不够强。常委会在审议“一府两院”报告前,组织系统调查研究不够,对情况缺乏深入了解,审议意见针对性不强。四是监督的规范性不够。常委会制定的监督工作相关制度,执行不够严格,影响监督的严肃性。
2、决定权行使“少”。一是依法行使决定权的意识不够强。有些同志认为,本行政区域内的重大事项,都是地方党委或者上级政府研究决定的,人大常委会没有必要讨论和作出决定。二是行使决定权缺乏规范程序。由于法律法规对人大行使决定权只作了原则性规定,哪些应作为重大事项没有明确界定,不便操作。三是党政机关联合行文,影响人大决定权行使。
3、代表作用发挥“弱”。各级人大代表执行代表职务,离法律的要求和人民群众的期望有一定差距。一是代表职务意识不强。一些担任单位领导职务的代表除一年参加一次人代会外,很少参加代表小组活动。二是缺乏代表履职责任机制,选民或选举单位对代表履行职务情况无法监督。三是代表履行职务条件有限,多数基层代表对全局性的政务和重大的经济、社会事务情况不够了解。
三、坚持用科学发展观推进人大工作向前发展
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就是要把科学发展观贯穿到地方人大的各个方面,用科学发展观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来研究解决地方人大工作中的各种问题,明确工作方向,改进工作方式,不断推进人大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1、抓住工作结合点,自觉实践科学发展观。人大及其常委会工作的最佳结合点,就是在履行职权中把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系列化、具体化,在人大工作的各个方面加以贯彻落实。《监督法》第三条规定:“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行使监督职权,应当围绕国家工作大局,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改革开放。”党的领导是推进发展的根本保证,人大工作应自觉接受党的领导,决定重大问题应请示报告,审议重要事项应体现党的意图。监督国家机关依法行政,是人大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形式,这种监督不是包办代替,而是既监督又支持,寓监督于支持之中,以确保国家机关在法治轨道上推动各项工作。
2、把握工作重点,积极实践科学发展观。一是议定大事,为科学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决定重大事项是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工作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工作重点,人大及其常委会要充分运用自身的政治资源、社会资源和信息资源,讨论、决定本行政区域内政治、经济、科学、文化、环境和资源保护、民族等方面的重大事项。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工作必须一切为了发展、一切保障发展、一切推动发展。发展必须是科学发展,这在重大事项决定中首先应得到体现。二是选贤任能,为科学发展提供组织保证。法律规定人大具有选举任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权力,实质上是人民把国家权力交给了可以信赖的“公仆”。一个地区究竞能不能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实现小康目标,关键是把人选好。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要不负人民的重托,把“一府两院”的领导成员选好,为科学发展提供组织保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人大选举任免工作需要改进和创新,当前重点探索是如何把对上对下负责更加一致起来。三是强化监督,致力促进科学发展。落实科学发展观,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最主要的工作,就是依法实施法律监督和工作监督,防止行政、司法机关滥用权力,保证法律、法规的实施。人大工作本质上是体现人民意志、维护人民利益的工作。人大工作坚持以人为本,以民为本,重视民生、保护民利、维护民权,必须从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利益的事情做起。通过专题审议、执法检查、视察调研等多种方式,督促政府及有关部门,严格以法行政,执政为民,解民忧愁,为民谋利。同时积极扩大公民对人大监督工作的有序参与,不断增强人大监督的活力和实力。
3、解决热点难点问题,着力实践科学发展观。人民群众是科学发展的力量源泉,最大限度地了解民意、反映民意、实现民意,是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本质任务和基本职责。因此,要积极创新征求民意的方式,全方位地了解民意,让群众直接表达意见;办好群众来信来访,使反映的问题件件有着落;对群众反映较为集中的意见要尽可能融入人大有关决定决议之中,通过人大履行法定职权的行为,反映和体现民意。
深入学习科学发展观不断推进地方人大工作任重而道远。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要在市委、常委会党组的领导下,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以攻艰破难、昂扬奋进的精神状态,加快发展不动摇、争分夺秒不懈怠、齐心协力不折腾,满怀信心,为加快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编辑:白武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