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工作研究>详细内容

工作研究

深入实践科学发展观 不断加强人大监督工作

来源:本溪市人大常委会 发布时间:2008-12-28 17:41:02 浏览次数: 【字体:

 我们党提出的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是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体现,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也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的迫切需要。近年来我市人大常委会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经济工作发展大局和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不断改进工作方法,努力在增强监督实效上下功夫,有力推动了全市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为经济建设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做出了应有的努力。下面,结合我市的工作实践,就做好新形势下的人大工作,谈点粗浅的认识和体会。

         一、依法履职,加强和改进监督工作

         对本级“一府两院”实施监督,是宪法和法律赋予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的一项极为重要的职权。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如何按照宪法和法律规定更好地行使监督权,做好监督工作,是健全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实现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重要内容。近年来,我市人大及其常委会依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正确科学地履行好监督职能,以法律规范、调整、处理好事关改革、发展、稳定大局的问题。

         一是服务大局抓重点。人大监督工作不能面面俱到,项项都抓。要紧紧围绕党的中心工作和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大事、社会反映强烈的问题开展监督。每一次监督选题要“精”,问题要“准”,监督要“实”。要抓住重点的、急迫的突出问题,使监督工作更有针对性,更富有成效。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也关系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和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几年来,我市人大常委会对此高度重视,把促进解决“三农”问题视为监督工作的重点,每年都进行检查、视察,提出意见和建议,针对新农村建设中存在的建设规划滞后、基础设施薄弱、公共事业投入不足等问题,建议市政府要从本市新农村建设的实际出发,科学制定规划,深化集体林产权制度改革,发展产业化、专业化、合作化经营,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素质,实实在在地推进新农村建设。市政府认真落实市人大常委会对“三农”工作提出的意见和建议,提前免除农业税,严格落实国家农村义务教育的“两免一补”政策,先后为农村免费义务教育投入资金1719万元,新建、改扩建寄宿制学校6所。使全市寄宿制学校达到36所,新建、改扩建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79所,使农村医疗卫生水平有了进一步提高。为20个偏远的自然村解决好吃水难的问题,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到66%,为新农村建设打下了良好的基础。“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去年,我们市人大常委会组成三个视察组,分别由主任、副主任带队对我市的职业教育情况进行了全面的视察。在市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九次会议上,听取和审议了市政府《关于本溪市职业教育工作情况的报告》,提出要高度重视职业教育工作,大力整合职业教育资源,注重培养既有理论知识又有实践能力的“双师型”教师,逐步增加资金投入,加强职教基础设施和实训基地建设,尽快为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培养各类技能性人才。

         二是执法检查抓难点。立法是前提,执法是关键。执法检查是近年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经常运用的一种监督形式,它在法律监督实践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近几年来,我们在抓好各级行政、司法机关的执法情况、法律法规贯彻实施情况的同时,紧紧围绕广大群众切身利益,特别是群众关注的一些难点问题开展执法检查,依法进行监督。我市一个时期以来,城市道路破损严重,引起了全市上下的关注。不仅市民出行不便,也影响了招商引资工作。于是常委会把解决老百姓关注的城市道路破损严重的问题,作为督促加强城市建设管理工作的主要内容,组织代表视察城市道路建设管理工作,明确指出城市道路破损严重主要是原有道路技术标准不高、道路监管不到位、施工队伍素质不强,建议政府特事特办、急事急办,认真研究解决城市道路建设问题。市政府对此极为重视,立即召开紧急办公会议,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多渠道多方面筹集资金,引入竞争机制,对13条主次干路高质量地进行了维修改造,赢得了市民的好评。

         供暖问题是我市的一个老大难问题,我们市人大常委会连续4年组织代表对供暖工作进行视察检查,做到了年年视察有新内容,定期检查有新措施,提出问题有新建议。2005年常委会在专项审议的基础上,做出了《关于加强供暖工作的决定》,并组织代表对全市供暖工作进行专项跟踪检查,促进市政府采取一系列措施,认真落实供暖决定,积极深化供暖体制改革,建立健全工作责任制,研究解决了困难群体的救助问题,使供暖工作逐年改进,逐年完善,基本解决了这个老大难问题,维护了社会稳定。

         三是依法监督抓热点。人大及其常委会要努力为经济社会全面进步创造良好环境,必须正确科学地履行好监督职权。近几年来,我们充分运用宪法和法律、法规规定的监督职权,积极探索人大行使监督权的新路子,不断改进监督工作,完善监督机制,做到既敢于监督,又善于监督。在具体工作中我们通过加强执法检查、处理群众来信来访、组织代表视察和跟踪督查等多种形式,忠实履行职责,关注人民疾苦。及时对人民群众普遍关心、反映强烈的热点问题进行监督,促使有关方面高度重视,采取有力措施,尽快解决。采煤沉陷区治理和棚户区改造是我市的国字号工程,也是老百姓关注的热点。为此,我们市人大常委会对采煤沉陷区治理和棚户区改造工程实行重点监督,多次组织代表深入到施工现场,视察工程进展情况。针对因自然条件差造成工程建设费用高,动迁拆迁面积大,工程任务繁重,基础设施不配套,改造资金不足等一些实际问题,提出要加强工程质量的监管,资金运作要公开透明,降低开发成本,加强宏观调控和政策扶持,加快工程建设进度,尽快完善供水、供电、供气、供暖等基础设施以及商店、学校、医院、文化体育、道路交通等配套设施建设,妥善做好回迁安置工作等建议,督促政府努力办好这利党利国利民的好事,市政府积极采取措施落实视察建议,较好地完成了沉陷区治理、棚户区改造,实现了省定5万平方米以上集中连片棚户区改造三年任务两年基本完成的目标。

         二、以人为本,维护人民群众利益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是我们工作出发点和落脚点,也是党的性质和宗旨所决定的。人大常委会要深入倾听群众的心声,把群众的呼声记在心里,落实到行动上,把解决群众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同改革发展稳定结合起来,同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结合起来,同发挥人大职能作用结合起来,实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一是切实关注民生,维护群众根本利益。人大由民主选举产生,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理应以维护人民群众根本利益为天职。近几年来,我市人大常委会坚持把维护人民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努力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大力促成有关方面为人民群众办成了一批好事实事。看病吃药、子女入学涉及千家万户。近几年来,我市人大常委会先后审议了市政府关于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情况报告;审议了市政府关于农村医疗卫生事业发展情况的报告,提出了坚持政府主导,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完善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把教师医疗纳入全市大病统筹,改善农村办学条件,着力抓好以乡镇卫生院为重点的农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等审议意见:市政府认真落实审议意见,加大教育体制改革力度,加强教育资金投入,完善农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改善农村乡镇卫生基础设施建设,有力缓解农民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社会保障体系是社会的安全网和稳定器,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我们市改制企业多、下岗工人多,职工养老保险和失业保险缺口很大。我市人大常委会高度重视这一问题,多次组织代表进行视察检查,提出建议和意见,要求市政府下力抓好社会保险的扩面,全力做好社会保险费的征收工作,加强对社会保险基金的管理,确保社会保险基金的安全。几年来,市政府切实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社会保险基金征收覆盖范围逐年扩大,基金规模不断增加,管理进一步规范,维护了职工利益,促进了社会和谐稳定。

 二是督办代表建议,督促政府为群众办实事。我市人大常委会把加强代表建议办理工作作为为老百姓办实事、谋实利的重要途径。常委会先后修订了代表建议、批评和意见办理工作办法,完善了代表建议的交办、督办、查办制度,切实加强和改进建议办理工作,督促各级各部门为老百姓多办实事,使一些影响人民生产生活的问题得到了有效解决。如代表提出的老年人和残疾人优惠乘车、解决社区工作者养老和医疗保险、道路改造、老住宅区环境整治、建立政府决策听证制度等建议都得到了较好的解决。尤其是代表连续三年提出的让市民吃上放心豆腐的建议,得到了市政府的高度重视。我市市长就抓好“放心豆腐"工程做出专门批示,并责成一名副市长主抓“放心豆腐工程”,在各级领导的重视下,2007年春节前我市市民吃上期盼已久的“放心豆腐”,为人民群众办了一件实实在在的事,切实维护了人民群众的利益。   

      三是加强司法监督,维护群众的合法权益。按照司法为民、公平正义的要求,我市人大常委会不断改进监督司法工作。2006年我市人大常委会组织开展了代表旁听与评议庭活动.全市共组成lO个小组,省市县()三级代表116人参加,旁I听各类案件74件。代表们通过旁听评议。针对法庭调查辩论、庭上质证认证、合议庭成员相互配合、公诉人庭前准备、法律文书制作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五个方面170条意见和建议。法院、检察院和司法机关先后召开专门会议落实整改措施,分别制定出庭审、公诉及律师出庭等十余项行为规范和工作制度,促进了司法机关公正司法、文明司法。我市人大常委会还把做好信访工作作为了解群众呼声、倾听群众意见、为群众办实事的重要工作来抓。20055月,结合贯彻落实国务院《信访条例》,制定了《信访工作办法》。进一步规范了人大信访工作。常委会及其相关工作机构认真处理人民来信来访,对重要信访案件,常委会领导亲自接待或处理。对重要的案件,还提交主任会议集体研究。几年来,我市人大常委会对人民群众反映较大的如供暖、生态、环境等问题,及时转交有关部门办理,使一些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得到了较好处理,为维护人民群众合法权益、化解社会矛盾、保持社会稳定发挥了积极作用。

         三、加强自身建设,提高工作水平

     多年的实践表明,加强常委会的自身建设,是常委会依法履行职权、发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优越性的重要保证,也是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必然要求。近年来,我市人大常委会十分重视常委会的自身建设,切实加强思想建设、制度建设和作风建设,使内部管理更加严明,工作效率明显提高,履职能力显著增强。   

    一是加强思想建设。我市人大常委会坚持把思想建设放在自身建设的首位常抓不懈,采取多种形式,有针对性地开展经常性的思想政治工作,认真开展了机关思想作风整顿、“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教育活动、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法制讲座等各项活动,常委会领导亲自主持和辅导机关集中学习。先后组织集中学习150余次,常委会组成人员和机关干部知识水平、理论水平得到较大提高,机关形成了团结向上、奋发有为的良好氛围。

         二是加强制度建设。我市人大常委会及时做好各项制度的修订完善工作,对以往行之有效的规章制度继续坚持执行,适时把一些新的、成熟的做法用制度固定下来,使机关各项制度更加健全完善,各项任务职责更加具体,工作程序更加规范。《监督法》实施后,我们对沿用下来的地方性法规和工作文件进行了全面梳理,修订了《本溪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工作条例》、《本溪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议事规则》、《本溪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开展视察、检查、调查活动办法》,经市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一次会议审议通过。结合人大工作实际,还制定印发了《本溪市人大常委会机关贯彻实施监督法若干意见(试行)》,根据这个意见,把各项工作目标、任务和责任细化落实到各专门委员会、常委会各综合办事机构,从而使人大机关各部门较好地在思想上、工作上摆正各自的位置,明确各自的责任,发挥各自的作用,规范有序地开展各项工作,为常委会正确行使监督权提供了高质量的服务。

         三是加强作风建设。我市人大常委会要求组成人员和机关干部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广泛开展调查研究,如实收集反映民意,为常委会审议和决定重大事项提供客观、准确的依据;对常委会作出的审议意见,进行跟踪督办抓落实,定期听取“一府两院”贯彻落实审议意见的情况报告;对机关工作人员,坚持高标准、严要求,常委会各工作机构不断改进作风,提高办文、办会、办事的质量和效率,为人大常委会依法履职提供了高效、优质的服务。

         虽然,我市在如何做好人大工作方面作了一些有益的探索和创新,但离人大工作的要求还有差距,我们将以此次会议为契机,认真学习兄弟单位的好经验、好做法,坚持与时俱进,大胆实践,求真务实,不断开创人大工作新局面。 

                    

编辑:白武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