敢于担当作为 推动新时代人大工作再上新台阶
□ 作者 李世新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指出: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加强人大对“一府一委两院”的监督,保障人民依法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可以说,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是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上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把方向、定目标、绘蓝图、指路径,彰显了一以贯之的人民立场,为“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确定了方向,体现了高远务实的发展战略,凝聚了治国理政的中国智慧,为第二个百年奋斗新征程开好局、起好步提供了根本遵循。
作为人大工作者,要坚持学原文、悟原理,确保学深悟透,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全面准确领会全会精神。坚持原原本本学、带着问题学、带着感情学,深刻领悟核心要义,准确把握精神实质,做到理解透彻、融会贯通、知行合一,切实把全会精神落深落实落细落到位,以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相结合,切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确保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始终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要把学习成果切实转化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工作成效,要发挥人大监督职能作用,积极为“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服务。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充分发挥地方人大作为地方国家权力机关的职能作用,认真行使重大事项决定权,坚持正确有效监督,更好服务和保障代表依法履职,把各方面的智慧和力量凝聚到做好“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工作上来。要适应时代要求,提高人大工作质量水平。全面把握新发展阶段的新任务新要求,结合工作实际,研究具体举措,创造性开展工作,不断丰富和拓展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实践特色、时代特色,全面提升新时代人大工作水平。
2020年,我国在“十三五”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阶段取得决定性成就,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全部实现摘帽、脱贫。尤其是去年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取得重大战略成果,充分展示了中国共产党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性质和宗旨,昭示了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的坚定信念,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那样“人民是我们执政的最大底气。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一切成就,归功于人民。只要我们紧紧依靠人民,就没有战胜不了的艰难险阻,就没有成就不了的宏图大业。”这是其他西方国家无法比拟的,这也是社会制度和国家财力决定的,起决定性作用的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和习近平总书记的英明决策,充分诠释了把人民利益摆在至高无上地位的深刻内涵,充分彰显了我国独特的政治优势、制度优势和发展优势。党的坚强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航船继续乘风破浪、坚毅前行的根本保障。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和各种围堵遏制中国的声音和行为,我们要保持政治定力,坚定不移地走好自己的路。作为人大工作者,要始终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始终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面对“三权分立”“西方宪政”等错误思潮,要敢于站稳立场、敢于亮剑,敢于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作出应有贡献。正确的理论就是前进道路上的指引明灯,我们要坚定不移的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要坚定不移地用党的创新理论引领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要务实担当实干,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在元旦新年讲话说的那样,要脚踏实地加油干,紧紧围绕全会提出的“十四五”期间主要目标和2035年远景目标,切实将“创新”“人民”“改革”“法治”等《建议》中的高频词作为今后工作重点。对于人大而言,一是要坚持生态优先、生态立市的理念,保护好绿水青山,为投资者和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提供有力法律监督保障,同时,为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创造有利条件。二是站稳人民立场。对贯彻实施好民法典,依法维护人民群众教育、就业、医疗等领域合法权益进行有力监督。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人大工作的全过程、各方面,要切实加强对“一府一委两院”的法律监督和工作监督,尤其是在涉农和生态环境等法律监督方面要加大监督力度,促进公正司法,助推乡村振兴和绿色发展。三是要不断推进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建设。完善人大权力运行和监督新机制,破除制约公平正义的体制机制障碍,推进司法体系现代化建设,持续提升司法公正和司法公信力,持续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要全面贯彻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加强人大干部队伍建设,严格落实好干部标准,提高人大各级领导干部适应新时代新要求抓改革、促发展、保稳定水平和专业化能力,加强对敢担当善作为干部的激励保护,以正确用人导向引领干事创业导向。完善人大人才工作储备体系,培养造就一批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把严的主基调长期坚持下去,不断增强党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持续纠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切实为基层减负。完善党和国家监督体系,加强政治监督,强化对公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坚持人大监督无禁区、全覆盖,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生态。
回顾2020年,我们过得很充实,走得很坚定,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在党中央的正确领导下,采取及时果断的有效措施,制止疫情的蔓延和发展,取得了胜利,企业复产复工,人民生活回归正常,这些成绩的取得离不开党中央的正确领导,离不开全国人民的共同努力,充分体现了我们国家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政治优势。
展望2021年,我们更加满怀信心。新年新气象,我们要在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的指引下,听党话,跟党走,按照“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绘就的蓝图,重整行装再出发,我们人大工作者和人大代表要自觉地下基层、到一线,到群众中去接地气、通下情,沉下身心问计于民、问政于民、问需于民,把人民群众迫切的需求牢记在心,反映给党委政府,用实际行动拥抱新时代,实现新作为,做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进者、建设者,不负韶华、不负新时代。
(作者系市人大常委会高新区工作委员会 副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