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工作研究>详细内容

工作研究

让创新为人大高质量履职赋能

来源: 发布时间:2021-03-03 15:20:29 浏览次数: 【字体:

事前不发通知,调查点随机抽样,直插现场;邀请第三方介入,专家全程参与,形成现场检查“问题清单”;执法检查报告三分之一多篇幅讲问题和原因,对违法行为和事实直接“点名道姓”;会议审议增加专题询问环节,既定问题与现场临时提问结合;年底常委会会议听取和审议政府反馈报告,开展满意度测评,形成监督闭环……不久前,江苏省启东市人大常委会组织开展安全生产“一法一条例”(安全生产法、江苏省安全生产条例)执法检查时,创新检查和审议方式,深入查找法律实施中存在的突出问题,赢得了广泛赞誉和好评。

执法检查是人大常委会依法行使监督职权的重要方式,也是保证法律有效实施的重要手段。监督法只是对执法检查作出原则规定,缺少具体实施的操作程序和办法,查什么?怎么查?没有标准和要求,容易导致执法检查流于形式,其力度和效果难以实现。启东市人大常委会把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贯穿于执法检查全过程,不搞走过场,不搞评功摆好,积极探索“随机检查”“第三方参与”“问题清单”“点名道姓”等方式方法,真查实查,顶真较劲,把原则的、书面条文的监督职权转化为具体的、可操作的、有实效的监督实践。这些工作创新,不是对法律、程序的背离,而是探索依法履职的新思路、新方法,增强了监督力度和刚性,更好地发挥了执法检查这一法律利剑的监督作用。

“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事而制。”问题是时代的声音,是探索创新的起点和动力源。人大工作创新不是为“创新”而“创新”,不是搞花架子,而是根据面临的新情况和新问题,研究寻找新途径和新方法。一直以来,人大执法检查模式化东西较多,存在“粗、宽、松、软”问题,监督功能和效用难以实现,其主要原因在于重检查轻督办,检查时“大张旗鼓”、审议后“偃旗息鼓”,缺少事后连续性的跟踪督办。启东市人大常委会实行“检查--报告--专题询问--跟踪督办--听取反馈报告”等前后相续、有始有终的执法检查工作机制,推进审议意见落实,推动查出问题整改件件有回应,事事有结果。实践没有止境,创新也就没有止境。人大工作创新,就是要围绕“用足用好”人大职权目标,针对实践中影响和制约人大工作发展的难点问题,克服“路径依赖”,寻求创新突破,既不失职也不越权地发挥人大作用,把人大应有的地位、作用从宪法法律规定的条文转变为活生生的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