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基层人大>详细内容

基层人大

【南芬区人大】探索新方法 努力做好人大街道工委工作

来源: 发布时间:2011-12-06 10:39:25 浏览次数: 【字体:

 

南芬区人大常委会

 

        为进一步加强区人大常委会自身建设,更好地发挥区人大常委会在推进基层民主政治建设中的重要作用,顺应南芬加快城市化建设的需要,2009年,在市人大的统一部署下,南芬区在各街道全面设立人大街道工作委员会,作为区人大常委会的派出工作机构。三年里,各人大街道工委不断地探索人大街道工作的新方式、新方法,加强和提高了人大街道工委的工作水平,呈现出了喜人局面。

        “三种机制”创新代表履职方式

        南芬人大街道工委把加强代表履职工作作为人大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来抓,以关注民生为契机、重大项目监督机制为抓手,着力提升人大代表在闭会期间履职参政能力。

        一是建立民生搜集机制。深入选区,走访调研,了解居民的困难。利用“问卷调查”和“人大街道栏目”等载体,搜集民情民意。今年以来,街道已收集10多条民情民意,涉及经济、社会救助保障等领域,不仅解决了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还促进政府及有关部门及时了解民情,提高了工作的针对性。

         二是建立重大工作服务机制。组织开展各类代表活动,及时捕捉新情况、新动态、新问题,力求“把情况摸透、把问题找准、把建议提好”,为促进街道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把脉献策,协助街道党委体察民情和科学决策。今年以来,通过召开人大代表会议,听取街道分管经济和社会事务的负责人情况介绍,在了解街道主要工作情况的同时,提出了发展的建议和意见。

        三是建立重点项目督办机制。为进一步加强办理效果,特别是提高重点项目的督促办理进度,定期组织各级人大代表对办理情况开展专题视察,对一些代表不满意的建议开展专项调查,听取汇报,并要求限期办理。特别是对一些群众普遍关心的热点问题,代表多次提出、至今尚未解决的难点问题,作为重点进行办理,促进了冬季供暖、中心路改造等多个建设项目的完成。

        “三下功夫”盘活代表小组活动

        为了进一步发挥人大代表的主体作用,切实履行宪法和法律赋予人大代表的职权,郭家人大街道工委在开展代表小组活动时,着力从“小、活、实”三个特点上下功夫,坚持内容求准、形式求活、效果求实,有效地促进了代表小组活动蓬勃开展。

  一是从“小”处下功夫,准确定位小组活动。由于人大代表多数为兼职代表,要求他们每次在同一时间参加代表活动比较困难。为此,人大街道工委坚持统一安排、分散活动的原则,重点以专业代表小组为活动单位,“化整为零”错开了代表的活动时间,极大地增强了代表小组活动的灵活性,每次代表小组活动的代表参加率都能达到95%。由于队伍“小而精”,还能充分发挥代表的专业优势,使他们能在较短时间内有针对性地提出高质量的意见和建议,这些建议大部分都得到了相关部门及办事处的采纳。同时,人大街道工委还注重在选题“小而精”上下功夫,以便能集中有限的人力和时间,对需要解决的问题进行重点突破,力争通过开展一次活动,就能解决一两个方面比较突出的问题。

        二是从“活”处下功夫,确保代表监督到位。人大街道工委坚持围绕全区中心工作、人代会和人大常委会审议的重要事项、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开展活动,采取现场监督、全程监督、跟踪监督等灵活多样的活动形式,尽可能地掌握一手资料,多角度、多层面地了解情况。如对基层村民民主选举等重要活动,采取代表现场监督的形式,促进了选举的公开、公平、公正,也使得村民的民主意识、参选意识明显提高。对于街道重点地块拆迁、重大工程项目建设等人民群众普遍关注的问题,采取全程监督与跟踪监督相结合,通过听取街道部门的汇报、实地分组视察等方式,自始自终给予高度关注和支持。

    三是从“实”处下功夫,激发代表工作活力。人大街道工委在开展代表小组活动时,高度重视活动的质量和效果。通过建立代表履职记录、代表小组长工作职责、小组代表活动签到记录、小组代表建议记录、小组代表活动记录、代表意见办复记录等制度,促进代表小组活动进一步规范化。据不完全统计,今年以来,街道基层人大代表分组到辖区内项目建设施工现场、企业、社区进行调研,对重大工程的招投标工作进行监督,共提交建议8 件,解决了许多涉及基层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以实际行动赢得辖区内群众的一致好评。此外,人大街道工委还对反映的问题进行梳理和归纳,组织代表对暂时不能解决的长远性问题进行深入的调研,在此基础上形成有分析有建议的调查报告,为领导决策提供了参考。

        当好百姓“三大员”为群众谋利益

        为进一步发挥代表主体作用,铁山人大街道工委通过在社区创设“代表之家”,由代表在街道各社区接待选民,积极拓宽代表联系选民、依法履职的新载体,较好地实现了代表选民面对面,社情民意“零距离”,赢得了辖区选民的充分肯定。

  一是当好为民解忧的“服务员”。人大代表广泛联系群众、认真听取群众的呼声,积极反映百姓愿望,是代表法赋予代表的神圣职责。近两年来,全街道设立了“代表之家”5个接待点,共接待群众73人次,反映问题50件,现场答复的30件,通过代表走访、协调后得到处理的6件,14件一时难以解决的问题通过代表建议的形式上报。“代表之家”的设立拓宽了群众诉求的途径,有效地畅通了社情民意,也使代表履职更有针对性。

  二是当好社会舆情的“引导员”。代表们在广泛收集社情民意的同时,在接待时注重疏导选民情绪。对于群众反映的出行难、就业难等公众诉求的问题,代表们耐心听取、悉心引导,由人大联络员整理归纳后以信息的形式上报。对于个人利益诉求的问题,若不违反政策法规,代表帮助其分析原因,寻找问题症结,共同商量解决途径和办法;若不符合政策法规,代表们正确引导、合理疏导,耐心做好解释说服工作,有效地化解了基层矛盾,促进了社会和谐。

  三是当好政策法规的“宣传员”。人大代表是群众联系党和政府的纽带,在接待工作中代表们主动向群众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宣传国家的有关法律法规,传递党和政府的声音。铁山人大街道工委根据不同时期全区或街道的中心工作,及时将党委、政府的政策及重要工作部署告知人大代表,由代表在接待中根据来访的内容,适时向来访者宣传上级的有关政策,让政策规定深入民心,促进了党委、政府各项工作在社区的开展。如在拆迁建设、文明城市创建过程中,人大街道工委及时把有关政策和进展情况告知人大代表,由人大代表深入群众,做好宣传,得到了群众的理解和支持,促进了重点工程、重大工作的顺利推进。

 

 编辑:白武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