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芬区人大】充分发挥人大监督作用 促进经济快速发展
——南芬区下马塘镇人大主席 张吉科
近年来,南芬区下马塘镇人大主席团围绕党委中心工作,充分发挥人大职能作用,大胆探索、勇于创新,逐步使人大工作走向制度化、规范化轨道,促进了代表作用的有效发挥,推动了镇经济发展。 一、落实人大代表建议,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人大代表的建议来自于基层群众,反映了基层中存在的突出困难和问题,同时也反映了群众对解决这些困难和问题的迫切要求和强烈呼声。我镇始终把落实人大代表建议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抓实抓好,强化“三个参与、三个创新、三个结合”,突出抓好办理的各个环节,办复率、见面率、落实率达到100%,使代表满意、群众满意。 1、强化“三个参与”,突出领导组织到位。领导重视,是人大代表建议得于顺利落实的前提。我们在办理人大建议工作中,注重了强化“三个参与”,即领导参与、部门参与、人大参与,确保各项人大代表建议落到实处。“领导参与”指的是镇党委、政府领导亲自参与人大代表建议的办理工作,推行领导责任制。我镇把落实人大代表建议列入重要议事日程,由一名党委副书记负总责,对办理工作给予资金、车辆及人员上的支持,为办理工作提供了有力保障。“部门参与”指各有关承办单位积极办理人大建议,实行一把手负责制,由单位主要领导负总责,分管领导负直接责任,使人大代表建议的办理工作得到有效的贯彻落实。“人大参与”指在人大代表建议和议案办理过程中,我们及时向党委汇报办理工作的进展情况,对一些重点建议,则由镇政府、人大共同组织人员开展督促检查,使办理工作得以顺利进行。针对我镇医疗卫生条件相对滞后,镇人大代表提出了新建镇卫生院的建议。经过近两年来的努力,今年八月份新建的镇卫生院已正式投入使用,卫生医疗服务水平明显提高,解决了群众看病难的问题。 2、强化“三个创新”,突出提高办理质量。办理人大建议,就是要解决人大代表提出的问题。因此,要把办理工作的重点放在抓落实上,并通过多种多样的方法提高办理效率和质量。一是创新交办方式,明确责任。为引起各部门对人大建议的足够重视,我们一改往年直接交办的做法,改为会议集中交办,所有相关人员集中研究方案,当场明确责任人员,形成了政府分管领导为第一责任人、部门负责人为具体责任人、承办人员为直接责任人的网络体系。二是创新办理方式,工作到位。为防止过去背对背书面办理,缺少相互间的沟通和交流,改“背对背办理”为“面对面办理”。办理中,坚持“两个见面”,即办前见面和办后见面,通过办前与人大代表见面,广泛听取意见,找到问题症结,便于解决和处理问题。推行办后见面,充分了解人大代表的反响和评价,不断总结经验,促进今后工作的开展。三是创新督办方式,确保效果。为及时全面掌握办理进度,保证建议办理的质量和效率。实行“全程督办”制度,对责任分解、办前见面、办理过程、办后见面、上报结果五个环节进行跟踪监督,形成环环相扣,全面掌握办理的动态、进程和结果,确保人大代表建议办理的高质高效。横贯我镇的施小线路由于年久失修,路面破损严重,群众出行多有不便。镇人大及时将代表及群众的意见向镇政府及有关部门进行了反映,经过多方协调,目前该路投资500万元的改造工程正在紧锣密鼓的进行中,群众拍手称赞。 3、强化“三个结合”,突出提升办理实效。在办理人大代表建议工作中,始终注意做到“三个结合”。一是通过把办理工作与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结合起来。各承办部门从“讲政治”高度出发办理提案,正确处理群众利益和部门利益的关系,把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抛开部门利益冲突,密切配合,减少了互相推诿、互相踢皮球的现象,把建议、提案办理好。二是把办理工作与转变工作作风结合起来。在办理人大代表建议过程中,我们坚持全程监督,督促承办单位把办理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在深入调查研究、摸清情况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切实解决代表建议反映的实际问题,做到件件有计划、有部署、有落实、有回音,有效地促进了干部作风建设。三是把办理工作与落实镇党委、政府各项重大决策部署,推动全镇的“三个文明”建设相结合起来。为使办理工作既能抓住重点,又突出实效,镇人大通过认真梳理,把与镇党委、政府中提出的工作任务密切相关的建议作为重点加以落实,做到以点带面,全面突破,为推动全镇“三个文明”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充分发挥人大代表监督职能,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人大监督政府及其部门的工作,是法律赋予的权力和职责。区、镇两级代表坚持把监督的重点放在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和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大事上,分层实施监督。 一是监督中心工作抓重点。围绕年初人代会批准的事关全局的重大事项,及时听取政府有关进展情况的汇报,提出意见和建议。去年,我镇村“两委”换届工作,由镇人大主席牵头,所有区、镇人大代表参与,全程监督村级换届选举工作,为党委当好助手,及时向党委政府反馈换届中驻村干部的工作落实情况及一些党员、干部、群众的思想动态情况,确保了换届选举工作依法进行、平稳开展。金塘佳苑工程是我镇新市镇建设的主要抓手,也是关系群众利益的民生工程,该项目总投入达7000多万元,为把小区建好建美,让群众真正得实惠,镇人大主席团组织了3名人大代表主动介入,对工程进度、工程质量、资金到位等情况进行实地跟踪监督,确保了整个小区建设保证质量,顺利推进。 二是监督财政预算抓全局。财政工作是全镇经济工作的命脉,财政预算执行的好坏是关系全镇经济事业的发展、社会繁荣稳定的关键,是全镇人民普遍关注的大事。镇人大重点加强对财政预决算情况的监督。提出严格按照《预算法》和人民代表大会批准通过的财政预决算执行。镇政府主动以议案的形式向镇人大提出预算调整方案,镇人大会同部分人大代表采用无记名投票方式对预算调整议案进行表决,表决通过后方可执行。几年来,镇财政预算情况在镇人大的监督下,杜绝了超预算安排和随意决算的问题,得到了人大代表的一致认可。 三是监督民生问题抓热点。镇人大高度重视代表和人民群众的意见,对事关民生的热点难点问题,组织代表进行视察。我镇现有一所九年一贯制寄宿学校,每年镇人大都要组织人大代表进行视察,听取学校教育教学情况汇报,了解学校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建议政府要加强领导,加强管理,认真贯彻执行有关法规政策,对存在的乱收费问题进行清理,依法做好控辍保学工作,严格执行校务公开制度,巩固和发展教育改革的成果,使全镇的教育工作再上一个新台阶。 三、组织代表评议政府部门及负责人,促进干部作风转变 为进一步增强广大乡镇干部主动服务群众意识,创新服务群众方式,我镇结合实际,积极创新载体,以人大代表评议政府部门及负责人活动为抓手,努力转变干部作风。 一是明确评议对象。将与农民群众、企业主体直接打交道的农业站、林业站、文化站、工业办、计生办、土地办、村镇办、民政办、信访办、司法所等部门及负责人列为评议对象。 二是创新评议内容。在设立共性的评议内容的基础上,积极创新思路,因岗而宜、因人而宜,为每个岗位的被评议干部度身定制体现个性的评议内容。如针对土地办负责人在农村工作中的特殊性,专门为其设定了是否精通业务能力、是否存在吃拿卡要现象、服务是否及时到位等评议内容,使评议活动更具针对性。 三是精心组织评议。在开展评议活动过程中,采取个别访谈、召开座谈会等形式,多渠道征求对被评议干部在服务态度、服务能力、工作本领、工作效率等方面的意见建议。按满意、基本满意、和不满意三个档次和优秀、称职、基本称职、不称职四个档次,进行无记名测评。在被评议的干部中,满意率最高的98%,最低的90%。 四是公开评议结果。通过政务公开栏公示、文件通报等不同形式,将评议结果在镇干部、村级党员干部、企业主、群众等不同层面进行公布,广泛接受党员干部群众的监督。同时,将征求到的意见建议进行汇总、梳理,及时如实地反馈给被评议干部本人,并将意见建议在一定范围内公布,使干部的工作更加透明化、规范化。 五是注重整改转化。针对征求到的意见建议和群众反映的突出问题,接受评议的干部个人结合自身实际,制定出整改方案和整改措施,并将整改方案和整改措施向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公示,自觉接受监督,限期整改转化。对整改结果,镇党委政府将采取复评方式,在年终组织市乡人大代表对其再次进行测评。对整改到位、复评结果优良的进行表彰;对整改不到位、复评满意度仍低的干部,取消评优评先资格;问题较重者建议离岗培训,待培训合格后再上岗。 我镇通过开展民主评议,对干部的管理起到了较好的效果。活动开展以来,以前群众反映较多的人难找、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的现象少了,取而代之的是一张笑脸迎人、一把椅子让人、一杯开水敬人、一句言语暖人、一颗诚心感人的新局面。
编辑:白武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