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溪湖区人大】溪湖人大强化服务意识努力创建“四型”机关
人大机关作为人大常委会的办事机构,承担着为人大及其常委会正确行使职权、提供参谋服务和保障重要责任,工作的好坏直接关系整个人大对外形象和工作成效。为了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溪湖区人大机关强化服务意识,以创建“四型”机关(学习型、和谐型、服务型、创新型)为载体,不断加强机关自身建设,切实提高了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 一、大兴勤学善思之风,创建学习型机关 党的十七大提出要建设学习型社会,吴邦国委员长也提出要大力提高机关各部门和全体干部的学习和调研能力,把全国人大机关建设成为学习型机关。这给全国乃至地方各级人大机关建设提出了明确要求。区人大对此高度重视,不断组织机关全体同志进行系统学习,教育引导机关干部树立学习为本、终身学习理念,把学习作为一种政治责任、思想境界和人生追求。十六届人大以来,先后深入学习了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自觉坚持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和基本经验,认真贯彻十七大精神,熟悉和掌握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理论,系统学习宪法和法律,善于从理论的高度思考和研究问题,使机关干部熟悉人大工作的规则和程序,掌握人大工作的特点和规律,不断增强做好人大工作的本领。同时,还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努力学习了当代世界经济、科技、文化发展形成的新观念、新知识,坚持用丰富的文化科学知识充实自己,不断优化知识结构,不断增强做好工作的实际本领,更好地适应人大工作的实际需要。通过努力,加强学习,充实知识,增长才干,共同提高,已成为我们的共识。 二、大兴勤政为民之风,创建服务型机关 人大机关是一个统一的整体,服务工作涉及每个委办,只有各方面服务跟上去了,整体服务水平才能提高,哪些方面服务出现问题,整体服务水平就会大打折扣。区人大积极创建服务型机关,突出做好三项工作。一是增强服务意识。牢固树立“机关就是服务,工作就是服务”的理念,摒弃服务就是做低三下四的事的错误观念,而缺乏搞好服务的勇气,更不能认为服务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而敷衍塞责。二是要有大局意识。好多服务工作要靠部门之间相互配合,靠大家相互支持去完成,没有大局意识,只顾自己,不顾别人是搞不好服务工作的。三是突出服务重点。把为人代会、常委会、主任会服务和为代表服务以及为人大执法检查、视察等重要活动服务作为人大机关服务工作的重点,超前谋划,提前协调,精心筹备,细致周到,保证不出纰漏。对代表的服务工作,做到与人代会服务相互衔接,注意会议期间和闭会以后各有侧重,按照代表法的要求,为代表执行职务提供全方位服务和保障。同时积极开展调查研究,深入基层、深入实际、深入群众,了解社情民意,了解人大工作的新情况、新问题、新经验,提交高质量的调研报告和有关材料,为领导决策提供参考。要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宗旨,对人民群众的来访要热情接待、周到服务,让他们在人大机关接待上感受温暖,怀着希望而来,带着满意而去。 三、大兴锐意进取之风,创建创新型机关 创新是人大机关工作的不竭动力。有创新,才能有发展;有创新,才能有前进;有创新,才能有作为。做好人大工作,既要继承优良传统,总结成功经验,更要着眼新的实践,与时俱进,锐意进取,开拓创新。一是工作思路的创新。要树立开放的、多向的、辩证的思维方式和思想观念,紧紧围绕党委中心工作和常委会工作重点,把工作的难点、热点和领导考虑的中心问题作为我们思考、研究问题的重点,既要认真研究领导之所想,又要思考领导之未想,主动谋领导之未谋,力求多出新点子,出好点子,当好领导决策和工作创新的参谋。二是工作方式的创新。工作中要正确处理好主动与被动关系。机关工作必须围绕常委会的议题和决策而展开,不能各行其是。要善于动脑,善于在决策中争取主动,在执行中掌握主动,在落实中寻求主动,增强服务的超前性、主动性和有效性。三是工作手段的创新。要进一步加快机关网络化、办公自动化建设,充分利用先进的办公技术手段,推动机关工作高效运转。要通过培训,使机关干部职工掌握现代办公自动化技术,使机关逐步实现“网络办公”、“无纸化办公”。 四、大兴团结协作之风,创建和谐型机关 创建和谐型人大机关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谐凝聚力量,和谐成就伟业”,机关和谐了,人与人之间关系就显得融洽,办一切事情就有合力、有动力,工作起来就显得顺心劲足。和谐型机关的创建,首先要以感情为基础,要多补台,少拆台;多表扬,少批评;多鼓励,少指责,在机关管理上更多地体现人性化。其次要以制度做保障,要用制度规范、引导人们的行为,形成职责明确、分工负责、规范有序、务实高效的机关运行机制,使机关各项工作有据可依,有章可循,有条不紊。再就是要以沟通为纽带,工作中的隔阂及时沟通,相互分歧就消除了;不沟通,往往是小矛盾会酿成大磨擦。因此,在机关内部各部门之间、领导和下属之间、同事之间要建立团结协作、相互支持、及时沟通、形成合力的沟通平台,做到重大事项事先沟通、及时沟通、主动沟通,形成人人促进和谐的良好局面。(高阳)
编辑:白武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