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查研究与报告

关于全市银行业运行情况的调查报告

来源: 发布时间:2013-04-27 07:38:01 浏览次数: 【字体:

 

 为进一步了解全市银行业运行以及银行业改革情况,充分发挥金融机构对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持作用。最近,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荣凤成带领部分财经委委员,深入到本溪银监分局、中国人民银行本溪市中心支行、本溪市商业银行、省农村信用社本溪办事处等金融机构,对全市银行业运行、银行业改革等情况进行专题调研,并就如何进一步做好金融工作,支持和推动银行业改革提出了意见和建议。现将调查的主要情况报告如下:

 一、全市银行业运行的基本情况

  2012年以来,全市银行业运行平稳,金融体系进一步完善,各项存款稳步增长,信贷结构持续优化,盈利能力继续提升。截止201212月末,全市各项存款余额944.4亿元,比年初增加84.8亿元,增长9.9%;各项贷款余额716.6亿元,比年初增加56.4亿元,增长8.6%;实现利润16亿元,同比增加2.3亿元,增长17%

  2012年全市银行业运行呈现以下几个特点:

 (一)加大了对产业结构调整的支持力度。去年以来,全市各银行机构围绕我市“十二五”规划布局,充分发挥信贷投放对产业发展的引导作用,有效支持实体经济的信贷需求,不断加大对冶金支柱产业、现代生物医药、钢铁深加工等重点企业、重点项目的信贷支持力度,推动全市经济快速健康发展。2012年末全市各项贷款余额达到716.6亿元,比年初增加56.4亿元。其中:制造业贷款增加25亿元,重点项目贷款增加5.8亿元,药都企业贷款增加3.4亿元。当年新增实体经济贷款41.87亿元,占全部贷款增量的74%

 (二)提高了针对中小企业的金融服务水平。人民银行本溪市中心支行通过建立中小企业金融顾问服务制度,创新中小企业金融服务模式,促进了40余户企业与银行的有效对接。本溪银监分局下发的支持小企业金融服务工作意见,有效地促进了中小企业金融服务水平的提高。截止2012年末,全市各银行机构除农发行外,均已开办中小企业信贷业务,中小企业贷款余额为147.37亿元,比年初增加26.75亿元,占全市当年增量贷款的47.32%

 (三)较好地满足了我市经济发展的资金需求。人民银行本溪市中心支行突出多元化融资主题,支持实施银行间债券市场直接融资、跨境人民币结算业务及银行表外融资业务。各银行机构利用传统和新型融资工具多渠道、全方位融通资金,实现地区信用总量近1600亿元,其中:累计发放贷款达970亿元,签发银行承兑汇票95亿元,办理信用证212亿元;实现跨境人民币贸易融资贷款230亿元,海外直贷23亿元;发行中期票据30亿元,企业私募30亿元,发行城投债18亿元。

 (四)金融改革取得了新的进展。全市银行机构以提升金融经营服务成效为目标,积极推进银行机构的改制和业务创新。银行监管机构通过制定农村信用社改制农商行规划,利用多种方式促进农村信用社强化对股东资质审核,正式启动了农村商业银行的组建工作,为扎实推进农村信用社股权改革奠定了良好基础。我市银行业在东北三省率先组织实施社会保障金融IC卡发行业务。截止2012年末全市共发行金融社保卡20万张,有效提升了政府公共服务水平。在辽宁省率先试点开办了POS机刷卡缴税业务,为纳税人缴税提供便利的同时,有效减轻了税收征管劳动强度。

 (五)多元化的银行业体系日趋完善。2012年末,全市银行业共有银行机构15家,各级分支机构达到380家,从业人员6088人。随着新银行的引进,各级分支机构的不断健全和完善以及各银行机构网点继续向农村地区的延伸,我市金融体系将得到进一步完善,网点布局更加合理,金融服务能力取得更大提升。

 进入2013年以来,全市各银行机构继续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紧紧围绕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实际,积极支持我市产业结构调整,增加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和“三都五城”建设的信贷投入,确保地区信用总量始终与全市经济发展相适应。全市各银行业机构一季度金融运行体现了良好的发展态势,为全市经济实现平稳开局做出了积极的贡献。截至20133月末,全市银行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1004.5亿元,比年初增加59.4亿元,比年初增长了6.3%;全市银行机构各项贷款余额770.9亿元,比年初增加52.3亿元,比年初增长了7.3%

 二、当前银行业运行以及银行业改革存在的主要问题

 在我市银行业发展呈现良好发展态势的同时,金融运行和银行业改革中仍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主要表现:

 (一)中小企业融资环境还需进一步改善。在各级政府、金融监管机构以及银行机构的共同努力下,中小贷款难有所好转,但是融资环境还需要进一步改善。2013年一季度,全市银行贷款增量96%以上投向了大中企业,而中小企业却寥寥无几。加之信用担保体系的不完善,抵押担保手续繁琐,程序复杂,有效时间短,贷款抵押评估、登记、担保收费过高,致使企业财务成本增大,也增加了中小企业融资的难度。

 (二)银政企信息对接机制不尽完善。目前银政企信息对接方面还存在不够细化和顺畅的问题,主要是银政企信息不对称。在对接过程中,多数合作项目采取政府发布、银行筛选、企业接受的模式,导致银政企三方缺乏有效沟通,对接效果大打折扣。而各企业发展历程、产品类型、决策层领导力的各不相同,又增加了银行在产品营销过程中的困难。对接中往往只注重对接签约数量,不注重签约后续工作,缺乏跟踪考评机制,导致对接成效下降。

 (三)市城商行股权改革进展缓慢。本溪市商业银行经过几年不断的改革,取得了一定成效。但距离国家银监会要求的规范的地方银行机构还有很大差距,成为国家银监会重点关注的地方银行之一。其主要问题是:法人治理结构没有得到真正落实和运行,股权结构不合理、股本规模小,6亿元不良资产有待于剥离。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影响了市城商行股权改革的推进,更制约了其经营运作和跨区域经营,一些银行机构的业务不能实施开展。

 (四)农商行组建工作困难很大。我市农村信用社组建农商行的工作已经正式启动,但是困难和问题仍然很多,其中突出的问题是不良资产比例过高,已达到22.1亿元。虽然农信社可以通过自身能力消化掉一部分不良资产,但全市农信社还有需要清理转化的政府关联类贷款5.1亿元,靠其自身能力是难以消化掉的,而且转制要求政府关联类贷款接收的抵债资产必须现金形式全额处置,急需进行二次资产置换。

 三、加强金融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当前,我市正处于加快建设新本溪的关键时期,充分发挥金融业支持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作用,对推进“三都五城”建设和三大接续产业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为此,提出如下建议:

 (一)着力优化信贷结构和投向,加大对地区经济发展的信贷投放。金融是现代服务业中最具潜力和活力的行业,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离不开金融的支持。为此,全市银行机构要充分发挥支持地方经济发展的主导作用,既优化增量,又盘活存量,深入落实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发展的各项措施,保持信贷平稳适度增长,实现全年信贷投放增长目标。要继续加大对我市重点领域、重点行业、重点项目和优势产业的信贷投放力度,引导企业提升投资欲望,增强信贷需求,全力支持“三都五城”建设,保证信贷总量与我市经济发展和转型升级的需求相适应、投放节奏与实体经济的生产周期相匹配,确保对地区经济支持的可持续性。

 (二)进一步完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缓解中小企业贷款难。中小企业贷款难是长期困扰中小企业快速健康发展的主要因素。市政府要在协调支持各银行机构加大对中小企业信贷支持力度的同时,从完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入手,逐步破解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的制约。应综合运用资本注入、风险补偿、增加注册资本、完善资金补偿长效机制、去除行政化倾向、坚持市场化运作和职业经理人管理等多种措施,提高对全市中小企业融资的担保能力。全市银行机构要不断创新信贷产品,有针对性地开发符合中小企业需求的信贷产品,降低信贷准入门槛,加大对地方传统优势骨干中小企业和那些有市场潜力的好项目的信贷投入,有效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题。

 (三)积极搭建融资平台,把银、企交流对接机制落到实处。银、企信息对接机制不完善,是制约我市信贷增长的一个工作层面的因素,一方面造成企业贷款难,另一方也限制了银行机构的信贷投放。为此,市政府要支持银行机构加快推进“两库一平台”的建设,以“两库”为依托,以“平台”为纽带,建立覆盖两县五区的金融直通车。要以县区为单位收集、整理各类项目,并以此充实和完善企业资金需求项目库,促进银企交流对接,强化对贷款企业和项目的融资辅导与跟踪反馈,切实解决由于银企之间信息不对称而影响信贷的投放。

 (四)建立明确的银行贷款考核指标,发挥县区政府对信贷融资工作的支持作用。充分发挥各级政府支持信贷工作的作用,是扩大地区信贷总量的重要因素。市政府应明确各县区贷款考核指标,制定统一的年度新增贷款额度指标,明确市金融办考核主体和县区承接部门的责任。由各县区按季上报新增贷款情况,年度考核结果要与绩效考核挂钩。

 (五)加强领导,明确责任,积极支持市城商行股权改革。今年是市城商行股权改革和完善公司治理结构的关键时期,切实推进市城商行的改革工作,对不断壮大其经营规模和竞争实力,更好地支持全市经济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为此,市政府应高度重视市城商行股权改革工作,建议指派专人负责,统一协调组织相关部门和有关专业机构(人员)多方参与改革。要采取多种有效途径和措施,支持帮助市城商行协调原股东引进高质量投资者,加快增资扩股步伐,在年内顺利完成股改工作,增强其资本实力和发展后劲。要营造支持市城商行发展的氛围,帮助解决市城商行清理剥离政府关联类不良贷款和资产,保证股权改革顺利进行。

 (六)抓住机遇,统一协调,做好农商行组建工作。今年是组建农商行的重大机遇期,认真做好农商行的组建工作,对促进农信社壮大经营规模,提高竞争实力,更好地服务地方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农商行组建工作刚刚启动,政策支持充分。为此,市县两级政府要抓住当前全省推进农信社改制的有利契机,认真贯彻中央和省关于农信社改革的要求,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在税收及相关费用减免和办理固定资产所有权手续等方面给予优惠和支持,保证其顺利进行股权改革。借鉴已完成农商行改制地区对不良资产处置的成功经验,支持农信社做好5.1亿元政府关联类不良资产的置换工作。可参照大连等外地的做法先由政府出资或暂借资垫付,待日后从农商行税收收益增量中得以补偿。要积极搭建平台,扩大对外宣传力度,帮助协调农信社做好股本募集工作。成立筹建工作领导小组,由政府领导担任组长,统一协调各部门共同参与农商行组建工作。对城区和县级农信社,要本着成熟一个改制一个的原则,在规划期内顺利完成改制工作。

 (七)推动建立全市金融稳定协调机制,确保地区金融业的安全稳健运行。在当前金融机构分业经营、分业监管,且证券、保险市级监管机构缺失的情况下,面对金融机构开展跨行业交叉业务可能引发地区性金融风险和小额贷款公司、融资性担保公司、典当行、民间借贷等影子银行机构迅猛发展的局面,应切实强化政府对维护金融稳定工作的领导,密切相关部门之间的联系、沟通和配合,形成以政府为主导、多方参与、密切协作、各司其责,齐抓共管的金融稳定协调机制,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区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建立和完善突发金融风险预警和处置制度,有效防止风险扩散和蔓延,为促进我市经济金融持续健康发展创造良好环境。

                                                                                                                               

来源:市人大财经委  编辑:白武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