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查研究与报告

关于我市钢铁深加工产业园区建设和发展情况的调查

来源: 发布时间:2011-09-05 19:20:05 浏览次数: 【字体:

市人大财经委员会

 

 发展钢铁深加工产业,是我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以增量调结构的重大举措之一,对我市未来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建设好钢铁深加工产业园区,对吸纳承接生产要素、引导产业集约化发展至关重要。为了推动我市钢铁深加工产业园区发展和产业集群建设,近年来,财经委不断加大对钢铁深加工产业园区建设发展的监督和支持力度,多次深入到桥北、东风湖工业园区开展调研视察活动,帮助研究并协调解决制约发展的相关问题。今年5月份,财经委在参加市人大常委会组织的县、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视察活动中,对我市钢铁深加工产业园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和项目入驻情况进行了深入了解,对园区建设、入驻项目开工情况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研究和分析。

 一、园区发展的现状

 近年来,市政府及相关部门把培育和发展钢铁深加工产业集群作为促进经济结构调整、推动全市经济快速协调发展的重要工作,建立了桥北和东风湖两个钢铁深加工产业园区,批准成立了相应的园区管委会,统一组织开展园区建设与发展的各项工作。目前两个园区各项基础设施建设全面展开,项目陆续签约入驻园区,钢铁深加工产业园区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

  1、进一步完善了发展规划,为园区发展创造良好空间。两个园区在完成总体规划基础上,根据园区发展实际和项目签约入驻情况,进一步调整完善园区规划,不断满足产业发展要求。桥北园区根据本钢三、四冷轧及钢材配送中心入驻园区的需要,调整完成了C地块、E地块控详规及管网、路网详规,还正式向省政府申报设立“桥北经济开发区”,目前该申请已经主管副省长批转省外经贸厅办理,待批复之中。东风湖园区也完成了起步区道路管网详细规划,完成了鲍家两孔涵改造规划并组织开展施工图设计,完成了园区内耐火厂铁路专用线改造的施工图设计。

  2、加快了土地收储工作,保证园区建设和项目用地需求。桥北园区围绕起步区项目和园区基础设施建设,进行大面积征地搬迁工作,目前已征地300亩。完成了本钢三冷轧用地27公顷的土地报卷工作,对大台沟40公顷建设用地进行了组卷、报卷,另有27公顷完成报卷的建设用地已报省国土厅待批。东风湖园区共整理土地1.76平方公里,其中起步区平整土地1.06平方公里、物流起步区整理土地0.7平方公里。土地整理工作的有序推进,为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和项目入驻提供了有效保障。

  3、拓展了融资渠道,为园区建设提供资金保障。桥北园区从省开发银行贷款7.5亿元基础设施建设资金,并投入项目资金1.4亿元。平山区建设公司从省农业发展银行贷款7200万元,并由区财政配套2500万元,全部投入基础设施建设。东风湖园区基础设施贷款到位2.7亿元,已投入2.3亿元,主要用于现代陆港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征地、动拆迁及路网、给排水建设等。

  4、推进了基础设施建设,为园区发展奠定基础。桥北园区今年开工重点基础设施工程9个,起步区路网建设完成8公里,完成1.9公里排污、排污管道铺设及1.5公里人行道、路灯安装。4.96公里的起步区二期道路工程、小城镇主路网、供水、钢铁大道等基础设施工程已经开工。东风湖园区今年开工重点基础设施项目7个,总投资2896万元,其中起步区土方工程、土地平整、304国道高压线地埋、河堤路修建、物流区部分土方工程等已基本完成。

  5、推动了项目建设投产,加快产业集群的形成。桥北园区永星建材、锂电池、民盛重工等4个项目竣工达产,总投资4.2亿元。工业泵、钨钼等6个在建项目总投资9.7亿元,达成投资意向的汽车轮毂、桂林机械等7个项目总投资6.1亿元。东风湖园区引进项目25个,总投资39.57亿元,其中环宇磁业、康达通用机械一汽大众4S店等7个项目已经投产达效。

 尽管两个园区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入驻等取得了一定进展,但距离我市钢铁深加工产业集群建设的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一些工作进展不快,招商引资项目开工投产率还不高,制约园区快速发展的问题还有很多。一是基础设施建设进展还不够快。两个园区电力供应建设滞后,不能满足入驻项目的需求;鲍家两孔涵改扩建进展缓慢;东风湖园区供热问题尚未得到有效解决。基础设施建设进展缓慢虽然有很多客观原因,但主要原因还是政府、相关部门及企业间缺乏有效的沟通和协调,影响了相关问题的及时解决,制约了园区的建设。二是土地、资金问题仍然是制约园区发展的瓶颈。桥北园区仅有27公顷土地报省国土厅批,其他土地用地手续办理缓慢,影响了基础设施建设和部分项目入驻;开发银行贷款由于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影响了其正常使用,加之两个区财政资金紧张制约了对园区建设的资金投入,资金短缺的状况尚未得到有效解决。三是项目开工率不高。经过大规模、高密度的招商引资,两个园区签约了大量项目,但很多签约项目迟迟不能落地开工,影响了产业集群的快速形成。上述问题制约了园区建设和产业集群的发展,应引起市政府及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并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加以解决。

 二、对进一步加快园区发展的建议

 为了加快园区建设,推动钢铁深加工产业集群快速发展,财经委提出如下建议:

 一是统一思想、坚定信心,全力推进园区的建设和发展。加快园区建设,推动钢铁深加工产业集群发展,是依托我市钢铁资源优势、调整经济结构的重大战略举措,也是昂首十二五、建设新本溪的客观要求。全市上下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充分认识我市当前加快园区发展、推动钢铁深加工产业集群建设的重大意义,像抓生物医药产业那样去抓钢铁深加工园区和产业发展,把各项工作抓紧抓实,使园区各项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促进钢铁深加工产业实现超常规快速发展。

 二是要高标准加快基础设施建设进度。要按照修订完善后的园区发展规划,大力开展基础设施建设,为企业入驻开工创造良好条件。桥北园区要结合本钢三、四冷轧及配送中心入驻园区的实际需要,高标准地开展园区内路网、管网、电网、燃气、供热等的建设,为大项目入驻创造一切便利条件,促进本钢大项目早日开工建设。东风湖园区要加快推进鲍家两孔涵改造、园区内原有铁路专用线改造和起步区管网建设,进一步完善供电、供热等规划,加强协调沟通,完善园区功能。

 三是要加强园区拆动迁和土地收储工作。要努力破除一直以来制约园区发展的土地瓶颈,做好项目落地的承接准备。两个园区管委会要采取有效措施推进征地拆迁工作,加快土地整理和收储。在动拆迁过程中,要注重切实解决失地农民的合法权益,消除实地农民后顾之忧,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要加大资金投入,千方百计地推进已整理土地的组卷报卷工作,努力争取建设用地指标,满足项目用地需求。

 四是大力拓展园区建设融资渠道。要努力降低国家宏观政策对园区融资建设带来的不利影响,努力突破资金制约。各相关部门要积极协调上相关部门,努力争取基础设施建设资金。要积极搭建融资平台,加快推进中小融资和担保机构建设,拓宽融资渠道,改善融资环境,解决园区基础设施建设资金,促进园区基础设施尽快达到项目入驻要求。

 五是抓好签约项目开工建设。要创造一切条件推动园区签约项目的落地开工建设,使之早日投产达产,促进钢铁深加工产业集群的快速形成。要重点推动本钢三冷轧、大台沟铁矿等投资超亿元、超10亿元的重大项目开工建设,扩大投资规模,发挥大项目的示范效应。政府相关部门要在项目立项、选址、环评、建设等各个环节提供优质、高效服务。园区管委会要指定专人、全程服务,帮助解决好项目落地建设中过程的相关问题。

 六是进一步加大招商引资力度。要紧紧围绕修订完善后的园区发展规划,坚持高标准、高起点,加大招商引资工作力度。重点抓好对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市场占有率高的大项目、好项目的引进。要主动加强与国有大型企业的联系,围绕钢铁深加工主导产业搞好定向招商、特色招商。要密切关注和跟踪“两钢”下游产品的企业,鼓励和引导他们入驻园区发展。要坚持生态和可持续发展原则,坚决杜绝高能耗、高污染企业入驻园区。

七是要加大对园区建设的支持力度。要建立完善市、区两级政府及相关部门的联动机制,共同推动园区的建设和发展。市政府相关部门要发挥各自职能,积极向上争取资金和政策支持,同时抓好促进园区及企业发展各项政策的落实,对符合条件的企业,在土地出让、投资补助、贷款支持、技改贴息、原材料供应等方面制定并落实具体办法,增强政策的可操作性。驻溪各中省直部门要强化服务意识,在各自职责范围内提供优质高效便捷的服务。

 八是充分发挥好园区所在区政府积极性。市政府及相关部门要在抓好促进园区建设发展各项工作的同时,充分发挥好平山、溪湖两个区的积极性,使市、区两级政府形成合力,加快推动园区建设和发展。要不折不扣地落实好市政府促进园区发展的相关优惠政策,保证政策的长期性、有效性。要充分考虑各区的切身利益,在严格执行国家相关税收政策的同时,研究采取扩大转移支付比例等相关措施和办法,扩大区级财政收入,提高区政府对园区建设、产业发展的积极性,促进我市钢铁深加工产业集群的发展。                                         

 

来源:市人大财经委   编辑:白武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