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查研究与报告

关于我市当前工业经济运行情况的调查报告

来源: 发布时间:2009-04-24 10:19:15 浏览次数: 【字体:

为了进一步贯彻落实市委十届六次全会精神,促进全市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近日,市人大常委会组织部分全国、省、市三级人大代表,由市人大常委会主任赵长愉带队,对我市当前工业经济运行情况进行了视察。视察中听取了市发改委、市经委、市统计局、市外经贸局等政府综合经济部门的汇报,并深入到本钢集团、北钢集团等重点工业企业和部分县区,对当前的生产经营情况及重点项目进行实地视察。并就当前工业经济运行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研究分析,对进一步促进全年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提出了意见和建议。

  一、当前我市工业经济运行的总体情况

  今年以来,全市上下认真贯彻“扩内需、抓投资、上项目、调结构、保增长”的方针,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市经济发展的不利影响,克服困难、抢抓机遇,认真组织生产,积极开拓市场,努力扩大销售,全市工业经济运行情况开局良好,并呈现出继续发展的强劲势头。

  一是工业经济主要指标有较大增长。1-2月份,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工业增加值50.01亿元,同比增长22.68%,其绝对额列全省第5位,增幅列全省第1位。工业品产销率为96.69%,列全省第6位,比全省平均水平高0.57个百分点,其中,本钢为101.27%,北钢为99.41%。工业用电量18.88亿千瓦小时,同比增长7.43%

  二是两钢生产运行平稳。面对复杂多变的市场形势,两钢适时调整产品结构,采取灵活多变销售策略,使生产继续保持快速发展的势头。本钢集团完成工业总产值46.14亿元,生铁、粗钢、热轧板、冷轧板等主要品种产量同比都有较大增长。北钢集团完成工业总产值40.59亿元,生铁、钢、棒线材等主要产品产量也都有较大的增幅,特别是棒线材生产57.69万吨,增长54.54%。两钢生产的增长,对全市工业经济的平稳运行起到了关键作用。

  三是县区工业增长幅度较大。1-2月份,县区实现工业增加值14.23亿元,同比增长61.06%,高于全市平均数38.38个百分点。六个县区实现高速增长,增幅超过30%,县区工业已成为全市工业经济的一个重要增长点。

  四是重点行业均衡增长。1-2月份,在全市重点考核的12个行业中,采矿、建材、钢铁深加工、装备制造、煤炭开采和洗选、农副产品加工等6个行业实现增加值13.5亿元,同比增幅分别翻一番,其中,采矿业实现工业增加值6.4亿元,同比增长118.9%;建材制造业1.48亿元,增长115.09%;钢铁深加工业2.42亿元,增长112.65%。医药制造、木材加工、纺织、冶金、食品及饮料、化工及制品等6个行业也实现了不同幅度增长,其中,医药制造业实现工业增加值4565万元,同比增长78.34%;木材加工制造业1417万元,增长35.48%;冶金业42.91亿元,增长20.06%;化工及制品业9151万元,自上年5月以来首次实现增长,增长8.18%

  五是多数重点产品实现增长。全市重点考核的20种工业产品有13种产品实现增长,特别是主导产品均实现增长。其中,生铁266.64万吨,增长12.3%;钢251.99万吨,增长8.6%;热轧板151.12万吨,增长2.58%;冷轧板47.34万吨,增长8.58%;棒线材63.04万吨,增长40.03%;水泥93.26万吨,增长137.67%;中密度板12598.6立方米,增长36.93%

  视察组认为,在推动1-2月份工业经济平稳运行、实现全市经济首季度开门红中,市政府及相关部门从我市工业经济的实际出发,精心谋划、提早安排,做了大量扎实有效的工作。一是加强领导。市、县两级政府高度重视工业经济运行和发展,多次听取经济运行情况汇报,明确提出要坚定信心、落实责任、确保增长的要求。二是及早明确工作目标。经济主管部门认真研究分析工业经济运行形势,去年底即召开了工业经济运行调度会议,提出主要指标安排建议,并将各项指标细化到各县区和两钢,制定了保增长的工作措施,做到目标早明确、措施早落实。三是强化协调服务。专门组成3个指导服务组,深入到两钢等重点企业,主动帮助企业化解生产经营中的问题,全力保障企业煤、电、油、运等主要生产要素的供应。四是指导企业做好适应性调整。重点帮助企业抓住国家扩大内需的有利时机,顺应市场发展的趋势及时调整产品结构,积极组织生产和营销,使企业在市场变化的情况下,通过品种优势,提高市场占有率。五是积极推进企业技术改造和解决企业融资问题。对计划今年完成的100个工业重点技改项目进行了逐一落实。积极搭建平台,协调金融机构与工业企业签定了贷款合同,意向金额16.6亿元。并重点抓了小额贷款公司和担保机构的筹建等等。正是由于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的积极工作,加之各工业企业,特别是本钢、北钢等大型企业的努力,使全市当前的工业经济运行出现了一个良好的局面,为实现首季开门红奠定了基础。

  但是,我们在视察中也看到,由于受国际金融危机对实体经济的冲击和我市工业经济结构性矛盾的影响,在当前工业经济运行中还存在很多困难和问题。一是市场不确定性因素多。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市工业经济的影响正在显现,主要工业产品价格波动大,特别是钢材价格极不稳定,工业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受到严重影响。二是受市场及季节等因素的影响,部分企业处于停产半停产状态。另外,地工路企业实施搬迁改造进展缓慢,也对一些企业的生产经营带来影响。三是工业企业融资难问题仍然普遍存在。资金匮乏是目前工业企业生产经营的瓶颈性问题,特别是中小企业更为突出,有59户中小工业企业急需流动资金6.62亿元难以解决,造成生产面临严重困难。四是缺乏大的工业项目储备。目前全市工业大项目少,特别是高新技术的装备制造和加工业的项目更少,没有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产业集群,工业经济发展的后劲不足。这些问题,需要政府及其相关部门在今后的工作中采取积极有效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二、当前我市工业经济面临的形势分析

  目前,我市工业经济发展正处于一个关键时期。经济发展中的不确定性因素很多,困难与希望同在,挑战与机遇并存。从大的环境看,国际金融危机不仅导致世界经济明显下滑,对我国经济也产生重大影响。2008年四季度全国GDP增速下降到多年未有的6.8%,进出口明显下降,大量外向型企业关闭停产,就业压力进一步增大,各类深层次矛盾越发突出,经济和社会形势面临严峻挑战。金融危机对实体经济的冲击也给我市工业经济的运行带来很大影响,因此,准确分析形势,认清不利因素和有利因素,对于我们正确对待和处理发展中的矛盾和问题,准确把握经济发展趋势,坚定信心、抓住机遇、迎接挑战,促进工业经济的健康发展,确保保增长、调结构、促发展目标的实现具有重要意义。

  我们认为,当前我市工业经济面临的挑战主要有四个方面:

  一是国际金融危机对实体经济的冲击已在我市显现。20089月以来,我市以冶金、化工、纺织为主的工业经济开始出现下滑,当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仅增长7.6%,比8月下降4.96个百分点,10月全市工业经济首次出现负增长,11-12月下滑得到初步遏制和缓解,12月工业增加值增幅也仅为10%,比8月下降了7.8个百分点。同时,受世界经济贸易下滑和衰减的影响,我市出口持续下滑,20091月出口创汇仅为2661万美元,同比下降54.9%。这说明国际金融危机对实体经济的影响已在我市显现,尽管今年年初工业经济出现了回暖态势,但主要是受国家扩内需、保增长等一系列利好政策影响产生的,今后我们所面临的形势还十分严峻。

  二是钢铁产能过剩,市场需求下降。目前,钢铁市场承受着产能过剩和需求下降的双重压力。2009年,我国钢铁产能已达到6亿吨,而实际需求只有4.8亿吨。受金融危机的影响,全球房地产、汽车及其他制造业生产下降,钢铁需求大幅度缩减,产能过剩和需求下降的状况也必然导致国内钢铁产业的行业竞争加剧,对我市钢铁主导产业的影响在所难免。另外,国内南方一些外向型加工企业的停产和倒闭,将直接导致我们的钢铁主要产品销售量减少,不仅影响两钢,而且也使为两钢配套服务的一些中小企业受到较大的冲击。

  三是主要工业品价格下降将限制企业效益的增长。受金融危机的影响,我市主要工业产品的价格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特别是钢铁市场主导产品下降幅度更大,2008年下半年以来,下降幅度近50%,热板市场价格最低降到3100/吨,棒线材降到3250/吨,冷板降到3800/吨,已经到了成本边缘,企业压力很大。虽然从去年12月到今年1月钢铁产品价格有所反弹,但均大幅度低于上年同期市场价格。而且,自今年2月中旬以来,一些钢材产品价格又开始继续下降,降幅为100-300/吨,这将不可避免地减少钢铁产品的利润空间,直接影响企业的经济效益,也使地方财政收入受到较大影响。

  四是过于单一的工业产业结构,制约了对市场的应变能力。目前看,我市工业经济影响发展的结构性矛盾和粗放型增长方式仍很突出。我市钢铁独大,其它产业附属的局面没有从根本上得到改观,2008年冶金行业工业增加值占全市工业增加值的85.5%,两大工业接续产业还没有形成接续能力,客观上造成了我市工业经济过分依赖钢铁产业的现实,而钢铁产业一旦受到严重冲击,全市工业经济形势将出现更加严峻的局面。

  尽管存在上述诸多不利因素,但挑战之中仍然有机遇,我们认为当前工业经济面临的主要机遇有五个方面:

  一是国家拉动内需的政策为我市工业经济发展提供了契机。为了应对金融危机带给我国的冲击,中央制定了“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的战略方针,采取了一系列刺激经济增长的有力举措,重点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是一些重大的交通、能源等项目,这些项目的陆续开工,加大了对钢铁、建材的需求量。国家拉动内需政策的实施,对我市这样的冶金建材为主要支柱产业的城市带来了新的机遇,地方工业中的采矿业、冶炼业、钢铁深加工、建材行业也将因此而受益。

  二是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的实施将继续为我市经济发展提供增长空间。以沈阳为中心的辽宁中部城市群快速发展、沿海“五点一线”建设、沈抚同城化、沈本一体化等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重要战略举措的实施,都是以加大固定资产投资为前提的。今年全省固定资产投资计划安排1.3万亿元,重点投向交通、环保、工业、民生、农业等八个方面。振兴老工业基地中的一些重大项目的建设,必将有效拉动我市相关钢铁业和建材业产能的释放,进而成为我市工业发展的有效驱动力。

  三是医药产业的培育和发展必将进一步壮大我市工业经济整体实力。医药新兴主导产业的快速形成,不仅将推动工业产业结构的进一步优化,而且将增强工业经济的活力和整体实力。2008年,我市完成了20平方公里的“辽宁(本溪)生物医药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建设规划和60平方公里的本溪生态新城建设规划。通过招商引资,累计签约药业基地落地项目已达78个,投资总额达84.6亿。今年还将新增100个落地项目,新增投资额100亿元,这将进一步提高我市工业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

  四是市场的急剧波动将带动企业产品结构的进一步调整。金融危机对经济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必然迫使企业在压力下对增长方式和产品结构进行调整。如本钢重点加大汽车、家电等高档板材的生产力度,北钢积极组织棒线材等建材产品的生产并适时启动铸管等生产线,北方曲轴公司抓住国家出台汽车工业振兴规划的有利时机满负荷生产,都是应对市场需求做出的调整和转变,从而使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进一步得到提升。

  五是金融环境将得到进一步改善。2008年下半年国家制定出台了一系列有利于经济发展的金融政策,大幅度增加了2009年信贷投放量,将为企业融资提供更为宽松的金融环境,尤其是进一步加强了对中小企业的融资支持,省人民银行拟投放再贷款60亿元,专项支持中小企业发展。地方各级政府也通过建立小额贷款公司、担保机构等形式,进一步拓宽融资渠道,扩大融资空间,解决中小企业发展的资金瓶颈问题,企业生产经营所急需的资金将有望得到进一步保障。这些都是我市工业经济发展的机遇和有利因素。

  可以说,我市的工业经济在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和国家保增长政策拉动的双重作用下,挑战与机遇并存。面对国际金融危机对实体经济的巨大冲击和影响,我们必须要对形势有正确的认识和分析,既要看到危机所带来的挑战,更要抓住危机中的机遇,坚定实现一季度开门红、全年又好又快发展的信心。与此同时,对1-2月份良好的发展势头要有清醒的认识,决不能盲目乐观。要看到,金融危机的不断蔓延对实体经济影响的滞后性将对我市工业经济带来更大的挑战,今后所面临的形势依然十分严峻,困难将会更大。因此,全市上下要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省、市委全会精神,按照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的战略方针,凝聚全社会的人心和力量,勇于面对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严峻挑战,坚定保增长的决心和信心不动摇,采取有力措施,克服困难、开拓进取、积极应对,化危机为机遇,确保全市各项工业经济指标的完成,推动全市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目标的实现。

  三、对促进工业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建议

  工业是本溪的强市之本。工业经济的平稳较快发展对于推动全市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的又好又快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此,提出如下建议:

  1、抓投资上项目,加快工业经济结构调整步伐。我市工业经济中冶金产业所占比重过大,结构单一,应对市场变化的能力不强。要保证工业经济的平稳快速、可持续发展,必须抓投资、上项目、调结构。当前,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的冲击,中央采取了一系列扩大内需、刺激经济增长的重要举措,给我市加大投入、上项目,实现工业经济结构调整带来难得的机遇。为此,要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和力量,加大投入,多上项目,提高我市工业经济的整体实力,促进产业结构的调整。要抢抓国家拉动内需的机遇,努力争取国家和省政府的支持,争取更多的国家和省的重点项目落在本溪。要进一步扩大开放,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积极吸引域外资本参与本溪的项目投资和建设,特别要紧紧围绕生物制药、钢铁深加工等接续产业和其它新兴产业,搞好特色招商,定向招商,在推动地区经济发展的同时,促进工业经济结构的优化。在抓投资、上项目中,要坚持科学发展、自主创新的原则,合理配置资源,推动相关产业协调发展,使我市的工业经济结构更加趋于合理,经济发展后劲进一步增强。

  2、全力支持两钢发展,充分发挥优势骨干企业在总体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本钢、北钢在我市经济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虽然目前两钢在生产经营和发展中采取了诸多措施,但面临的形势仍很严峻。因此,全市上下都要关心两钢、支持两钢。市政府及相关部门要进一步加大对两钢的支持和服务力度,帮助两钢研究解决建设和发展中存在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支持企业生产经营和产品创新升级,特别是全力支持本钢的技术改造,帮助协调解决改造项目中的相关问题,确保本钢今年96亿元固定资产投资目标的顺利完成。要研究并采取相关措施,规范我市矿产资源市场,为地方铁矿及加工企业与两钢的对接搭建有效平台,扩大两钢原料本地采购比例,增强企业竞争力。要按照国家产业政策的要求,大力支持北钢产业升级,协调并配合北钢加快节能减排技术改造项目的方案审批和环境评价等工作,积极争取银行贷款和上级相关政策,推进总体项目的实施。

  3、加快医药产业基地的建设,全力促进医药新兴主导产业形成。举全省之力支持本溪医药产业的发展壮大,对我市工业结构调整和总体实力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要持之以恒、坚持不懈、一抓到底。要进一步增强发展的紧迫感和责任感,不断加大医药产业发展的工作力度,加强领导,充实力量,全力推进医药产业基地建设。要加大医药产业招商引资力度,有效组织好招商活动,做好每个在谈项目的跟踪洽谈,明确目标任务,确保年初确定的招商作任务按期完成。要强力推进签约项目的开工建设,研究并解决好项目建设和企业生产过程中的实际问题,促进落地的项目尽快建成达产。要加快医药产业基地内道路、供水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做好并严格实施土地使用规划,提高基地的项目承载能力,为医药项目入驻提供良好条件。要积极争取并落实好省政府及其相关部门的政策和资金支持,加大财政资金对医药产业的倾斜,及时兑现医药产业招商政策。

  4、加大重点项目的推进和实施力度,进一步夯实工业发展的基础。项目是经济发展的载体,是增强经济发展后劲的关键所在。政府及相关部门要从本溪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出发,认真研究项目,筛选项目,搞好项目的储备。要充分利用资源优势,不断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争取更多的项目落户本溪。要紧紧抓住国家扩大内需的机遇,强力推进热电联产、沈本城际轨道交通、桓仁“两高一铁”、电网建设项目等重大基础设施项目的进程,为本溪长远发展奠定基础。要积极做好项目的各项前期准备工作,特别是在审批、环评、动拆迁等关键环节上,各相关部门要密切配合,搞好协调,把工作抓好抓实。在做好重大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工作的同时,继续抓好工业技术改造项目的实施,做好技改项目的融资、贴息等工作,推动重点项目尽快开工建设。

  5、采取有效措施,促进县区工业经济的持续发展。政府及相关部门要进一步提高对县区工业经济发展重要性的认识,大力发展县(区)域工业经济,不断提高县区工业经济在全市经济总量中的比重。要进一步制定和落实相关政策,加大在土地、资金、税收和行政审批等方面的支持力度,为县区工业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环境。要进一步支持县区抓好工业园区建设,加大对园区建设的投入,不断完善园区基础设施,要搞好工业园区项目的招商、引进,促进项目尽快入驻。加大对园区建设的投入,园区建设要坚持科学有序发展,合理布局,有效利用土地,注重工业园区特色产业的集中度。要积极鼓励县区工业企业坚持自主创新,大力发展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的产品,增强市场竞争力,进一步提高县区工业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

  6、提高企业开工率,加快地工路企业搬迁进度。政府相关职能部门要主动深入基层,抓好停产、半停产企业的启动工作,要对所有停产、半停产企业进行深入研究分析,分门别类,有针对性地帮助企业解决相关问题,使其尽快启动生产。同时,要帮助有困难的企业协调解决好相关生产要素,提供市场预测信息,保证启动的企业生产顺利进行。要抓紧时间,加快推进地工路企业的搬迁改造。在搬迁改造中,要充分考虑企业的实际情况,认真研究解决企业搬迁涉及到的相关政策和问题,通过搬迁改造,使企业进一步做大、做优、做强,促进企业产品升级换代,更好地发挥地方工业企业在全市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7、明确相关责任,切实把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当前,我市工业经济面临的形势仍很严峻,任务十分繁重。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必须加强领导,负起责任,真正把各项工作落到实处。特别是对重大项目实施、重点技术改造、医药招商引资、地工路搬迁改造、中小企业融资、节能减排等工作,要实行责任制。各项工作都要明确指标、任务和具体工作进度,并落实到部门和人头上。要切实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和责任意识,转变工作作风,简化办事程序,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努力解决发展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进一步推进工业经济的平稳运行,实现全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来源:市人大常委会财经委     编辑:白武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