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市备耕春耕生产情况的视察报告
市人大农业与农村委员会
3月17日至18日,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沈福泰带领视察组对我市《种子法》的贯彻实施及备耕春耕生产情况进行了视察。市政府及市直相关部门的负责同志参加了视察活动。视察组深入桓仁满族自治县实地察看了备耕春耕生产和设施农业建设情况,检查了部分农资经销网点,听取了市、县政府工作汇报。 一、今年备耕春耕的总体形势 视察组认为,市政府高度重视“三农”工作,认真贯彻落实中央1号文件和中央、省农村工作会议、粮食生产、春耕备耕生产、农资打假专项治理行动等有关会议精神,备耕春耕生产抓得早、抓得紧、抓得实。市直相关部门和各县区紧密配合,确保了农资市场监管有力,备耕物资准备充足,科技服务及时到位,春播机具加紧检修,设施农业加快建设,强农资金加大投放,科技培训扎实有效,为全市春耕生产顺利进行和农业增产增收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市县区、各部门高度重视,各项强农政策得到贯彻落实。各级政府、各相关部门按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经济增长的要求,高度重视备耕春耕生产,组成相关工作督察组,深入农业生产一线,了解指导备耕春耕生产,帮助解决实际问题。积极宣传和认真贯彻中央、省、市粮食直补、良种补贴、农机购置补贴和农资综合直补等强农惠农政策,及时下摆备耕春耕生产所需资金,保证农时所需。 二是涉农法律法规得到贯彻实施,维护了农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各县区积极配合市农委、工商局、质检局、公安局等部门组成的联合检查组,围绕贯彻执行《种子法》和《农药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对全市农资市场开展了多次集中检查、抽查、巡查,查扣违法种子12000余公斤,严厉打击了农资经营中的违法违规行为,规范了农资市场经营秩序,确保农民用上了“放心农资”,维护了农民的合法权益。 三是农用物资品种齐全,数量充足。截至目前,全市现已备足各系列品种种子643.1万公斤、化肥4.2万吨、农药400吨。全市已投入检修资金285万元,检修拖拉机4527台(套);检修农机具6546台(套),作物植保、农用排灌、畜牧养殖、农副产品加工和农田基本建设等农业生产机械化水平得到明显提升。 四是加大农业科技培训力度,实用科技得到有效推广。市政府组织农业等相关部门通过开展科技下乡、科普大集、科技示范现场会和开展粮食高产创建、“三项服务惠三农”等活动,加大了农村科技培训力度,农业实用新技术、新品种、新肥料、新机具、新农药得到有效推广。到目前,全市已举办各类培训班470余期,培训农民29100余人次,印发各类技术资料44800余份,农业科技已逐步被广大农民所认知,农民的生产技能得到了一定程度提高。 五是设施农业建设不断加快,加速推进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按照全市设施农业建设的发展要求,采取切实措施,加大组织推动和投入力度,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步伐,不断推进优势主导产业和高效特色产业发展。目前,全市果蔬、食用菌等棚室生产、畜禽标准化养殖小区建设已呈现出较好的发展态势。 二、做好当前备耕春耕工作的几点建议 尽管今年我市备耕春耕生产进展顺利,有利条件很多,但仍然存在一定的问题,主要是:一是农资价格上涨。主要农作物玉米、水稻等种子和化肥等生产资料价格普遍上涨,造成农业生产成本增加;二是无委托超范围经营种子网点在个别地区仍时有出现;三是设施农业建设有待于进一步加快推进。 针对当前备耕春耕生产形势和存在的主要问题,视察组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要高度重视“三农”工作,切实抓好“米袋子”、“菜篮子”工程。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全市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要高度重视“三农”工作,把“米袋子”、“菜篮子”工作摆在重要议事日程,明确目标任务,落实具体责任,确保“米袋子”、“菜篮子”得到有效供给。同时要按照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出的“在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中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的要求,加快发展农业现代化,实现“三化”同步推进,并通过规模化、产业化、标准化、专业化经营,进一步提高农业生产的产出效率。 2、突出重点,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要从本地实际出发,明确工作重点,积极发展优势特色农业,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一是坚持科学发展。要在稳定粮、菜种植面积的基础上,切实做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规划工作,完善具体措施,制定实施举措,加速整体推进。二是加快发展现代农业。突出抓好农副产品深加工的龙头企业。同时还要抓好典型培养和示范,用事实、典型的示范带动作用,支持和引导农民发展现代农业,进一步推进全市现代农业不断向前发展。 3、落实强农惠农政策,确保农民真正受益。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要按照中央1号文件精神和有关会议的要求,切实把思想认识统一到中央、省市关于强农惠农的政策上来,确保各项政策执行到位,确保强农惠农政策措施落实到位,确保各项支农资金、补贴及各类物资及时下摆到位,进一步促进农业生产更好发展,保证农民真正得到实惠。 4、加大农资市场监管力度,依法打击坑农害农违法行为。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要继续组织开展农资打假专项整治行动,依法严厉打击各种违法违规行为。继续强化种子质量监督检查,加大对重点市场、重点区域、重点类别种子的质量检查力度,确保农业用种质量安全,防止坑农害农违法事情发生。各涉农单位、部门在发展现代农业进程中,要进一步加强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积极组织农业科技力量深入基层,深入田间地头,加强科技服务,面对面指导农业生产,为农民答疑解惑,促进备耕春耕顺利开展。要积极与相关部门研究、论证农业保障问题,切实提高和扩大农业保险覆盖面,帮助农民提高抗风险能力。要继续关心和关注农村弱势群体,保证他们能够及时种上地,种好地。 5、认真贯彻落实中央1号文件精神,加快旱涝保收高标准农田建设。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要结合我市高标准耕地少、抗风险能力差的实际状况,抓住中央对农田水利设施加大投入力度的有利机遇,统筹规划,科学安排,落实项目,加强与各有关方面沟通协调,积极争取资金,加快建设旱涝保收、稳产高产的高标准基本农田,切实提高我市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编辑:白武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