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推文化产业发展步入快车道
——市人大代表对我市文化产业发展情况进行调研
为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构建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加快文化强市战略实施,促进我市文化产业发展。不久前,市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组织市人大代表,由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张琪带队,对我市文化产业发展情况进行了调研。通过实地调研和听取市政府相关工作情况汇报,代表们认为,近年来,市政府高度重视发展文化产业,把发展文化产业作为建设文化强市的突破口和新的经济增长点来抓,全市文化产业发展进入新阶段,在经济社会发展和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一是把文化产业发展纳入重要工作日程。市政府成立了文化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加大了政策扶持力度,召开了全市加快文化产业发展大会,出台了《本溪市“十二五”时期文化产业和文化事业发展规划纲要》,把文化产业发展作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重点之一,为我市文化产业快速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二是文化产业体系构架基本形成。形成了以新闻出版发行服务、广播影视服务、文化艺术服务、文化旅游等为主体的文化产业体系构架,占我市文化产业发展的主导地位。三是文化产业发展亮点频现。社会办文化和民营文化企业迅猛发展,全市城乡涌现一大批新型文化龙头企业和文化产业集群。坚持打造特色文化产业,一大批富有地方特色的手工业品发展前景广阔,市场潜力巨大。四是文化产业发展态势良好。特色文化产业发展速度较快,文化旅游产业发展迅猛,已经成为我市文化产业的优势资源和重要支撑。 代表们同时指出,我市文化产业近年来虽然不断发展壮大,但从总体上看文化产业还处于初级发育阶段,还存在文化产业认识不高、投入不足,产业化层次较低、总体规模偏小,文化企业发展模式相对滞后,文化产业经营人才不足,融资渠道不畅等问题。代表们针对我市文化产业发展的实际情况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建议。 一是营造文化产业发展的良好氛围。要深入贯彻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提高对发展文化产业重要意义的认识,在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满足群众基本文化需求基础上,把经营性文化产业发展作为促进我市经济增长的一项重要举措。要加大对文化产业企业和产品的宣传力度,提高文化产品的知名度和美誉度,积极营造加快文化产业发展的良好社会氛围。二是做大做强优势文化产业。要统筹整合现有资源,优先发展具有产业雏形和发展潜力的优势项目,要在加快推动文化与其它产业融合发展上寻求突破,完善、延伸文化产业链。要加大对辽砚石材资源的保护力度,确保科学合理有效开发利用有限资源。要打造本溪特色的文化产业品牌,做大做强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文化产业和骨干文化企业,全力打造辽砚、铁刹山道教文化、财神寺民俗文化及传统手工工艺精品,开发利用好五女山、庙后山古人类遗址、本溪湖现代工业遗址等珍贵文化遗产,把本溪特色的亮点培育成有市场竞争力的优势产业。三是培养高素质的文化产业人才。要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用好、用活、用足人才。建立和完善文化产业人才培养的创新机制,培育创意产业领军人物,构筑文化人才高地。要加大文化产业人才培养、引进力度,重点引进一批熟悉文化产业经营管理、富有创新意识,掌握现代传媒技术的人才及各种实用人才,形成多层次、梯队化、立体型的人才格局。四是建立多元化投资融资机制。 要发挥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的引导、扶持作用,提高专项资金的使用效率。要鼓励支持金融部门和社会资本投资文化产业,允许企业、个人、团体、境外资金等社会力量兴办文化产业,加快文化产业发展步伐。(才海涛)
来源:本溪日报2012-10-23 编辑:白武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