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查研究与报告

关于我市学前教育工作情况的视察报告

来源: 发布时间:2014-09-25 16:13:50 浏览次数: 【字体:

 

市人大教科委

 

学前教育作为基础性公益事业,是一项重大的民生工程。为推动我市学前教育发展,6月上旬,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郑广良带领部分省、市人大代表对我市学前教育工作进行了视察,实地察看了本溪满族自治县高官镇中心幼儿园、高新区药都中心幼儿园、明山区蒙丽尔幼儿园、本钢东明幼儿园,召开了幼儿家长座谈会,听取了市政府及各县(区)有关工作情况汇报。视察结束后,委员会进一步开展调研,前往市人社局、市青少年宫幼儿园、本钢欣欣幼儿园、平山区南天幼儿园及明山区英才幼儿园等了解情况。现将视察情况报告如下:

        一、我市学前教育工作基本情况

        近年来,市政府高度重视学前教育事业发展,统筹优化资源,创新学前教育理念,提升办园水平,使我市学前教育事业实现了较快发展。幼儿入园率由2008年的86.1%,提高到2013年的92.48%,其中,农村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到83%,位居全省前列。

        (一)市政府高度重视学前教育事业发展。市政府认真贯彻《辽宁省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我市学前教育事业取得长足发展。一是幼儿园建设投入加大。三年累计投资2.1亿,新建、改扩建幼儿园73所,总面积达59590㎡,实现了每个乡(镇)建有一所中心幼儿园的目标。视察看到,新扩建的本溪满族自治县高官镇中心幼儿园占地约3200㎡,师资力量强、教学质量高、基础设施好,活动室、寝室、卫生间、衣帽间配备齐全、设置合理,每班一套,被评为市级示范幼儿园。二是幼儿园数量增多。目前,我市共有各级各类幼儿园268所,具有引领、辐射作用的省级示范园11所,全市在园幼儿27784人。如,新建的高新区药都中心幼儿园,投资近1500万元,占地约2300㎡,该园开展“启蒙性、整合性、开放性”的课程设置,促进幼儿的能力发展,且保育教学功能完善,现代化设施设备一应俱全,被评定为省级示范性幼儿园。三是形成了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公办民办并举的社会办学前教育结构。全市公办及公办性质幼儿园84所,民办幼儿园184所。目前,我市公办幼儿园均达到省内领先水平,为全市幼儿园建设起到引领示范带动作用。

        (二)学前教育创新走在了全省前列。市政府高度重视学前教育科学研究,注重发挥幼儿的兴趣引导作用,开发科学合理的保育教学方法,大力倡导幼儿园外部环境与教育环境和谐发展、教育环境与教育内容和谐发展的办园理念,使我市学前教育创新走在全省前列。今年5月,国家教育装备研究与发展中心举办的“幼儿园信息化教育资源研究与利用的有效性”课题研讨开题会在我市召开,来自英国、台湾的学前教育专家及来自全国5个实验区和全省14个市的幼教教研员、幼儿园园长、骨干教师共300余人参加了会议,市实验幼儿园在会上做了经验交流。视察看到,明山区蒙丽尔幼儿园引进先进教育理念和管理模式,采用国际化先进的蒙台梭利教学搭建核心体系,在不损害儿童自由与快乐的前提下实现教育的目的,该园开展的文艺演出、运动会、游园会、音乐会、郊外远足、种植采摘等活动,培养了幼儿人际交往、团队合作能力,促进了幼儿社会行为发展;本钢东明幼儿园创新开发的亲子教学、欢乐阅读、创意美劳等活动,培养了孩子自我管理和自主学习能力,赢得了家长认可。

        (三)幼儿园管理规范有序。市政府高度重视幼儿园管理,出台了《本溪市个体幼儿园(所)管理实施办法》(本教发〔201052号)、《关于清理整顿小学附设学前班及规范小学附属幼儿园管理的通知》(本教通字〔201329号),即将出台《关于学前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意见》,举办了3-6周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现场会暨学前教育宣传月活动,引导规范办园行为,形成了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管理体系。我市幼儿园评估定级工作也于今年4月全面启动,市教育局、卫生局和食药监局共同参与了评估定级工作。对我市幼儿园教育装备、教育管理、园所建设、卫生保健、食堂管理、食药管理、行政管理、教师队伍及示范作用等方面进行了量化赋分,同时排查园所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整改要求,促进了幼儿园的规范管理。明山区英才幼儿园每天坚持晨检,把好入园关,三次通风,时时消毒,对患病幼儿加强观察和日常护理,并认真做好膳食管理,保证卫生食品的供给。此外,为解决我市公办幼儿园收费偏低,资金压力较大,制约幼儿园健康、持续发展的问题,市政府对我市幼儿园实际运行成本进行了核算,将于今年年底前出台新的幼儿园收费标准。

        二、我市学前教育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视察中,我们感到各级政府做了很多工作,我市学前教育工作走在了全省前列,但从实际看,与先进地区比,与山城老百姓的要求比,我们还有一些不足,还存在一些需要解决的问题。

        (一)学前教育没有专项经费。虽然我市幼儿园建设投入较大,但由于学前教育未纳入义务教育管理范围,一直没有专项经费投入,公办幼儿园建设、发展所需经费未纳入财政预算,编制外教师、保育员等工资全部自筹,缺乏专项资金支持已成为制约我市学前教育事业发展的瓶颈。市艺术实验幼儿园属于差额拨款公办幼儿园,财政只解决在编人员工资,其余运转资金自筹。该园建筑面积2800m2,由于缺少管道、棚顶、锅炉、厨房及操场等基础设施维修改造经费,影响了园所的良性运行。民办幼儿园以收费养园,既要付场地租金,又要支付教师工资,难以拿出过多资金添置幼儿活动设施、教学设施等,部分民办园更是陷入“缺少生源-收入有限-设备简陋-无人愿来”的恶性循环。另外,乡镇财政因无力支撑村办幼儿园的费用支出,导致村办园逐步萎缩。

        (二)公办幼儿园规模小数量不足。我市加强了公办幼儿园建设,但由于底子薄、基础差,全市优质公办园数量和规模仍显不足,公办园仅占全市幼儿园的31.34%。根据《辽宁省学前教育改革与发展意见》〈200735号文件〉的要求,市、县(市、区)要有1所以上公办幼儿园(所)。目前,明山区、南芬区和高新区各有1所独立的公办园,平山区和溪湖区则没有独立的公办幼儿园。由于公办幼儿园数量少,百姓需求大,导致公办园学位紧张,有的甚至超负荷运行。如本溪满族自治县县城4所公办园在园幼儿多达1962人,占县城幼儿总数的62%;桓仁满族自治县城2所公办园,在园幼儿多达1400人,“大班型”问题十分严重。另外,我市部分公办园还存在规模小、硬件设施水平不达标等问题,如市政府幼儿园因教室少,只开办了6个班型,室外活动场地十分有限。

        (三)幼儿教师队伍参差不齐。由于幼儿教师流动性大、教师资格认证缺乏,教师入职心理测试忽视,我市幼儿教师能力、素质参差不齐。一是幼儿园教师编制问题亟待解决。我市公办幼儿园教师多数没有独立编制,有编制的教师只占幼儿教师总数40%,其中50%幼儿教师占用中小学教师编制。二是民办幼儿园教师“无证上岗”和“班师比例失衡”问题严重。如,平山区民办园教师持证率仅为11.18%。幼儿教师配备上,“班师比”仅为“1:0.5”,远远低于每班配备“21保”的国家标准。三是幼儿教师“专业化”程度偏低。例如,南芬区、溪湖区公办园教师全部由小学教师转岗担任。民办园大部分“教师”没有幼儿教师资格证,甚至部分教师采用“保姆式”保教方法。另外,部分幼儿园教师年龄结构不合理。如,桓仁满族自治县幼儿教师数量少、年龄大,无法满足幼儿园日常保教需求。

        (四)城镇小区配套幼儿园建设滞后。《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国发〔201041号)明确规定,“城镇小区没有配套幼儿园的,应根据居住区规划和居住人口规模,按照国家有关规定配套建设幼儿园,未按规定安排配套幼儿园建设的小区规划不予审批。”由于学前教育联席会议制度没有建立,我市城镇小区配套幼儿园管理办法尚未出台,小区配套建设幼儿园工作滞后,而新建小区配套公办园建设也没有跟上,加上原有公办园随区域拆迁而随意撤销,导致全市城市小区配套建园数量明显不足。视察了解到,南芬区和高新区无小区配套建园,平山区和明山区有三所,溪湖区在棚户区改造过程中配套建园场所五处,目前只有两处开办了幼儿园。高新区随着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区人口逐年增加,急需小区配套建设幼儿园,以满足幼儿入园需求。

        三、对我市学前教育工作的意见与建议

        学前教育是教育体系的基础部分,抓好学前教育对于我市教育事业的发展、家庭的幸福和社会的稳定与进步具有重要的作用,就学前教育工作提出如下几点建议:

        (一)科学制定学前教育发展规划。发展学前教育关系山城百姓的切身利益,是不可忽视的民生问题,市政府要高度重视,结合实际,科学制定学前教育发展规划,从园所数量、合理布局、办园规模、设施标准、保教质量、师资配备等方面,提出切实可行的具体措施,逐年落实目标。要建立健全由政府分管领导牵头的学前教育联席会议制度,明确各级政府责任,健全工作推进机制,完善督促检查和问责机制,确保目标任务落实到位。要制定普惠性幼儿园实施办法,鼓励民办幼儿园向低收费的普惠性幼儿园方向发展。

        (二)加大财政资金投入力度。市政府要严格落实《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规定的“各级政府要将学前教育经费列入财政预算。新增教育经费要向学前教育倾斜。财政性学前教育经费在同级财政性教育经费中要占合理比例”等政策,将我市学前教育经费列入2015年本级财政预算,学前教育事业纳入五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之中。要积极争取上级专项资金,足额落实市、县(区)两级配套资金。要加大对公办园的资金投入力度,探索建立对企业办园和民办园“以奖代补”的政策制度,重点扶持乡镇、村办幼儿园,并继续推行困难家庭“入园资助”政策。

        (三)加快幼儿园所建设步伐。各级政府要严格按照《辽宁省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建设目标要求,按照“以公办为示范,以乡镇中心园为重点,以人口相对聚集地办园为主体,以社会力量办园为补充”的学前教育发展思路,加大幼儿园建设力度,整合现有教育资源,充分利用闲置校舍,完善公办幼儿园布局。要落实关于“新建小区配套幼儿园要与小区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交付使用”的规定(《辽宁省学前教育改革与发展意见》),统筹协调相关部门研究制定城镇小区配套幼儿园建设管理办法。要积极扶持民办幼儿园,特别是面向大众、收费较低的普惠性民办幼儿园,通过政府购买服务、公建民营、民办公助、以奖代补、派驻公办教师等方式引导和支持社会力量办优质普惠性幼儿园,保障山城百姓子女的入园需求。

        (四)加强幼儿教师队伍建设。市政府要以“适合幼儿教育为起点,培养专业化人才为导向,提升幼师队伍素质为目标”的工作思路,全面抓好幼儿教师队伍建设。一是要通过专项考试逐步充实一批专业性强、特点鲜明的幼儿教师,不断优化幼师队伍结构。建立幼师培训基地,定期组织在职幼师进行培训,提升我市幼师队伍整体素质和能力;二是要努力解决公办幼儿园教师编制问题,提高公办园教师待遇,促进保教质量提升;三是要建立新聘、在职及转岗幼儿教师心理测试工作机制,尤其是“富余教师转岗任职”时增加心理测试环节,把具有爱心、热心、耐心的教师充实到幼儿教师的岗位上;四是要建立民办幼儿园教师社会保障机制,逐步要求民办园为聘用的教职工办理社会养老及医疗保险,稳定民办园教师队伍。

        (五)强化幼儿园安全监管。市政府要建立健全幼儿园审批制度,做到公开透明,统一管理,坚决整顿、取缔不具备办园条件的幼儿园。要高度重视幼儿园安全保障工作,加强安全设施建设,配备保安人员,健全各项安全管理制度和安全责任制,落实各项措施,严防事故发生。公安、消防、教育、卫生、食药监等部门要定期对幼儿园开展执法检查,消除安全隐患,确保幼儿的交通、饮食、卫生及人身安全。幼儿园要提高安全防范意识,加强内部安全管理。幼儿园所在街道、社区和村民委员会要共同做好幼儿园安全管理工作,切实保障幼儿的身心健康,促进我市学前教育健康发展。

 

编辑:李斌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