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动态

牢记宗旨 真心为民

来源: 发布时间:2014-04-17 14:55:10 浏览次数: 【字体:

 

宋开会

 

 近日,机关组织观看了电影《周恩来的四个昼夜》,总理深入基层、求真务实、走群众路线的优良作风,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

 这部影片讲述的是,19615月,新中国三年自然灾害时期,全国经济现前有未有的困难,为落实好八届九中全会提出“调整、巩固、充实、提高”八字方针,解决基层百姓饥荒问题,大病初愈的周恩来总理来到河北邯郸伯延公社,在不到100个小时的时间里,夜以继日走村入户,深入进行调研的感人故事。展现了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密切联系群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深入调查研究、敢于自我批评的优良作风。生动体现了我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总理的作风为我们树立了良好的典范充分体现了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密切联系群众的优良作风。

 总理刚到伯延的前两日,公社主任郭凤林等同志因为怕给中央添麻烦而隐瞒真相。总理明察秋毫,不被假象所蒙蔽。在到伯延之前便通过身边同志对伯延公社的情况进行了了解,从部分应该出现而没有出现的人员的情况,推断出这次被调研人员情况汇报可能出现的信息失真,并作出了充分的估计。从进入伯延公社起总理就在认真细致的观察伯延公社的一草一木,从树叶的减少、连弟篮子装的树叶,推断当时人民的生活情况。公社安排了专门的用餐地点和调研路线,刻意隐瞒了一些真实情况,总理巧妙地绕开这些安排,轻车简从,走街串巷,深入田间地头,与群众同吃树叶粥、同栽地瓜秧、同坐一铺坑,真诚质朴、善良谦和,平实亲切,像自己身边的慈父、老师、兄长、朋友,用真心、真情、真诚打动了伯延的百姓,消除了大家的心理距离。

 总理敢于自我批评、敢于担当。总理面对受饥荒的基层百姓深感愧疚,觉得自己这个总理不称职,从总理身上,我看到了一种强烈的批评与自我批评的精神。在座谈会上,大家心存疑虑,不敢直言。在总理不断地自我批评及真诚的引导和鼓励下,大家终于鼓起勇气说出了真心话。总理真诚道歉:“我是总理,老百姓的生活出现问题就是我的责任。” “这里每一个都是国家的主人,是我们大家庭中的一员,家里出了问题,有了困难,不说出来,这个家的日子怎么会过得好啊。过不好,心最痛的就是这个家的家长,责任最大的也是家长。”引导大家说:“国家不了解真实情况,不了解你们的真实愿望,国家用什么来调整政策呀”。在他的真情打动下,张二廷第一个说出了公社大食堂的种种弊端。总理带头检讨:“还是我这个总理没当好,我先道歉,对不起大家。”正是他真诚检讨,犯错误的干部纷纷主动出来认错。正是他坦诚相待,百姓才把自己记录想法的笔记本一一交了出来。总理实事求是有错即改。在了解真实情况之后,总理与主席在电话中彻夜长谈。第二天,转达了主席的指示“在食堂解散还是保留,人民群众说了算。”“让人民过上好日子,让人民群众说了算。”

 影片不长、场景不多,但充分表现出了总理走群众路线,是真正的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和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党的十八大决定在全党开展群众路教育实践活动,主要是针对党员干部在贯彻落实党的群众路线方面存在的不符合为民务实清廉要求的问题,重点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目的是引导党员、干部牢固树立宗旨意识和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贯彻党的群众路线,切实改进作风,始终赢得人民群众的信任和拥护,夯实党的执政基础,巩固党的执政地位。

 作为一名从事人大工作的党员,必须坚决贯彻党的群众路线,带着深厚的感情做群众工作,千方百计把群众工作做深、做细、做实。心里时刻装着群众,想着群众,以谦虚的姿态带着深厚的感情为群众服务。眼睛向下看,耳朵向下听,脑子向下想,两腿向下迈,双手向下握,敢于到存在矛盾和问题的地方去,敢于到艰苦的地方去,在与群众的密切接触中让群众看到我们的真心、真情与真意,真正把温暖送到群众的心坎上。着力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不断让人民群众得到实实在在的利益。

 

编辑:白武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