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代表建议提出与办理的思考

来源: 发布时间:2011-12-06 09:52:33 浏览次数: 【字体:

 

袁  野

 

        对人大代表提出建议质量高低的评判标准,除了具备针对性、全面性、准确性、操作性等原则以外,还要符合代表建议的一般性要求。概括起来为四个不,就是不一案多事,要一事一议,便于交办;不从个人私利出发,要着眼大局,盯住群众关注,政府关心事关社会经济发展全局的大事;不简单化操作,不仅仅是提出问题,要有解决问题的措施和办法;不文字拖沓,行文要层次清晰,表情达意清楚明白。但从具体情况看,与实际是有差距的,与目前一些代表履职经验和素质是不相适应的。特别是对部分文化水平相对较低和平时不注意学习的代表而言,非常的勉强。由于代表履职能力的因素,代表在提出建议时存在诸多问题情况下,如何做好建议的办理工作,是代表工作机构和“一府两院”有关承办部门从自身做起,加强对代表的履职学习培训,不断提高代表素质,切实改进代表建议的办理工作。

        一、认真分析,准确把握

        由于我们人大代表队伍整体构成的特殊性,造成来自不同社会层面的人大代表在反映问题的方式方法上的差异,有的表达层次不清,有的过于直白,甚至言辞偏激,但作为代表工作机构、建议承办的具体部门要有耐心细致的工作态度,认真分析准确把握代表的意图。对以下几类建议要引起足够重视:一是正确处理涉及代表个人问题的建议。要认真对待代表的个人问题,代表首先是一个公民,有着普通公民享有的权利,不因为当了代表就堵塞言路,失去了反映公民个人问题的机会;即使是代表个人利益的问题,只要符合国家法律政策,属于应该解决的问题也要认真解决。对代表提出的那些当时没有条件解决的问题,承办者要与代表加强情况沟通,达成相互理解。而事实上绝大部分代表提出的看似代表个人的问题,却代表了一个群体的利益。如“解决两委人员养老保险的问题”,就是代表了一群人的利益,事关基层人员后继有人、发展稳定。二是认真办理一案多事的建议。有些代表出于不多向政府部门提要求的良好动机,习惯于把几个互不相干的问题放在一份建议上提出,给人大、政府等交办和办理工作带来了麻烦。但作为承办部门要认真理解代表,也许有的代表也确实搞不清所提问题承办部门职能是否交叉,是否涉及一个或数个部门办理,承办人员不能因为代表情况不明提出缺乏规范而责怪代表,而是应采取积极的态度,对复杂的建议理出思路,分别交办,逐项答复。涉及多个部门的要提出协办、会办意见,确保代表提出的每一个问题事事有交待,件件能落实。三是认真办理简单的一句话建议。在工作中,我们偶尔也会碰到一些表达不十分清楚,文字不那么准确的建议。这些问题看似简单,但却反映了某些社会问题,我们尤其要认真对待,慎重处理。如“为什么白色(塑料包装物)垃圾污染屡禁不止”这一反诘式语气的建议,至少能让我们看到两个实质性问题:一是说明污染的危害程度很严重,字里行间透出代表对这一问题产生的后果关注程度;二是可见此问题由来已久,反复提出,解决不力,需全社会齐抓共管,代表对解决问题缺乏信心。因此,我们更要认真对待和研究,并列为重点去抓好落实。这样才能有利于保护代表的积极性,畅通代表依法履职建言的渠道。从另一个角度看,代表建议提出的质量高低,不在于文字多少,不在于是否提出对策措施,关键是看所提出问题准确度、深刻度。在一定程度上拿出措施办法是承办部门的事,对代表不必一概而论过高要求。

        二、做好分类,区别对待

        改变以往将建议、批评和意见划归为一大类的作法,按更为合理、更方便操作、更有利于抓住问题的重点和关键,应分为建议、批评、意见三类。简单地看,这种分法仅仅是语气上的区别,若说到建议人们更容易接受,说到批评和意见,被动的看就不那么舒服。但严格说来三者的区别,内涵、办理要求和方法是有所不同的。但它们又是有内在的联系,可以相互转化的。如果不认真对待,建议就可能形成意见,甚至转变成批评。人大代表工作机构要加强对承办部门的思想观念引导,业务讲解辅导。对承办部门而言,要克服畏难情绪,多理解、多办实事。对人大代表不求全责备,更不能看不起履职能力相对较差的代表和他们提出的建议。克服简单应付的思想心理情绪,始终把承办的落脚点放在改进、促进和提高办理工作水平上,放在解决实际问题上,努力提高代表建议办理的满意率和解决率。

        三、创新方法、互动反馈

        目前,一些人大代表建议办理中答复及反馈工作已改变以往主要靠电话、信函式的口头答复或文来文往的做法,做了许多创新改进,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果,也受到代表的普遍欢迎。但还是要防止流于形式,走过场,不注重效果的倾向。采取更加切实有效的贴近代表、走向基层的方式方法。

        一是当面答复,加强沟通。现在不少部门无论是在办理阶段还是意见反馈阶段,采取亲情办理的办法。通过召开恳谈会,让代表和承办人员面对面接触,加深理解,当面沟通,是一个很好的办理方法。但千万不能满足于形式,不能通过感情笼络糊弄代表,将工作精力始终放在适当解决实际问题上。

        二是现场办公,快速行动。对代表建议中要求及时说明解释或明显属于立即就办的内容,人代会中、会后相关职能部门可以随时邀请代表现场督办,对有条件快速解决的问题现场做出承诺和答复,从而有效改变文来文往操作的弊端,缩短建议办理周期,让代表在最短的时间内看到办理工作实效。如市公安局的会中办件,效果非常好。

        三是尝试网上答复、交流互动。通过媒体网络加强代表与承办部门的交流,人大可以利用政府公共网开通建议办理反馈网站,将代表在会议期间和闭会期间提出的建议在网上公布并给予答复,征求代表对答复意见的反馈意见。通过深入零距离的反复沟通,达到快捷、直接、互通的效果,在充分沟通的基础上,达成充分的理解。提高代表建议办理的满意度,同时接受全社会公众的监督,赢得全社会人民群众的支持和理解。

 

 编辑:白武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