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民谋利促发展
———记市人大代表刘兆秋
“作为一名人大代表,既要做好企业自身的工作,奉献社会,更要履行好代表的职责,为群众多做好事、多办实事。”这是市十四届人大代表、本钢耐火材料有限公司董事长刘兆秋经常说的一句话,他是这么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自从2008年刘兆秋当选人大代表以来,他认真履行代表职责,积极为民建言,多次参加人大组织的视察和调查,呼吁代表们关注民生问题,特别是群众关注的环境污染、棚户区改造以及道路建设等问题,他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把人民的利益体现好、维护好。在工作中他认真为职工办实事、做好事,与群众保持密切的联系,他把“实现职工的愿望、满足职工的需求,维护职工的利益”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努力营造职工与企业共同发展的和谐氛围,千方百计提高职工的生活福利待遇,在企业内部建立了职工就餐、饮水、洗浴、休息等生活福利配套设施,为职工的工作生活提供了全方位的保障。建立了困难职工“温暖基金”,开展了“一帮一、结对子”帮扶活动,他带头与困难职工结成帮扶对子,并广泛发动企业中层管理干部和党员踊跃参加帮扶活动,每年他本人都拿出12000多元帮助困难职工,使职工感受到企业的温暖和党的关怀。 企业的安全生产是企业“保稳定、促效益、谋发展”的大事,在安全生产工作中,他提出“质量是企业的生命,安全是职工的生命”的安全理念,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指导和规范公司的安全生产工作。在他的主持下,成立了安全生产委员会,落实了责任运行机制,确保了安全生产。企业的环保工作是企业可持续生存发展的重中之重,他始终认为“环保是企业的社会责任”。几年来,先后投入资金,对公司的环保设施进行了全方位的建设、改造和完善。从而彻底治理了生产上“三废”的排放,使生产中的“三废”排放指标均达到国家环保标准要求。 刘兆秋对人大代表的身份情有独钟,他说:“身为企业家,就要为职工谋利益;身为人大代表,就要倾听群众呼声,为民代言,多为老百姓解决实际问题。”当选市人大代表后,在每次的市人代会期间,他都认真阅读会议文件和材料,勤于思考,踊跃发言,从人民群众的角度出发,积极建言献策,敢为群众建议代言。闭会期间,他一有时间就开展调查研究,走访群众,及时反映群众的呼声。通过调查走访,刘兆秋了解到企业职工对养老问题十分担忧,为了充分反映群众心声,他在市十四届人大三次会议上,提出了“政府要把企业职工养老保险纳入到考核企业重点工作进行检查、督查的建议”,希望所有的企业能为职工养老提供保障。此建议提出后,立刻得到了市政府和劳动保障部门的高度重视,对企业下发了关于全力做好交纳职工养老保险的文件,要求企业按照国家政策足额为职工交纳养老保险。行路难,如厕难,这是困扰彩屯地区居民的一大难题。他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在市十四届人大二次会议上,他提出了“关于在彩屯地区建立公共厕所”的建议,要求政府着手解决老城区基础设施建设问题。经过他的不懈努力和政府的大力支持,市政府相关部门经过实地考察在彩屯地区选择了适当的地点建立了公厕,在部分摸黑路安装了路灯,解决了老城区部分地区入厕难、照明难的问题。三年来,他通过走访调研先后提出了“关于加快棚改异地拆迁改造、”“关于将3路公交车站站点移至彩北新村”等11条建议都得了市政府相关部门的重视,有的建议得到了较好的解决,切实承担起一名人大代表应尽的职责。 刘兆秋,做为一名人大代表,把“乐于奉献,造福于民”作为自己最大的追求,在工作岗位上,用自己的智慧、心血和汗水,留下一串串为民谋利的闪光足迹。(张乃雨)
编辑:白武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