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政务信息>详细内容

政务信息

我市召开进一步加快本溪药业发展动员大会

来源: 发布时间:2009-01-14 11:05:04 浏览次数:106 【字体:

  113日,我市召开进一步加快本溪药业发展动员大会,总结去年推进医药产业发展的经验,表奖做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人员,全面部署今年药业发展工作,出台今年我市药业招商实施方案。市委副书记、市长冮瑞出席会议并讲话。

  2008年,是本溪医药产业发展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及省科技厅等有关部门的帮助和支持下,全市上下统一思想,同心同德,奋发进取,创业实干,在八个多月的时间里,我市从组建药业发展领导小组、市药委会和药业基地工程建设指挥部等专门组织机构开始起步,先后编制完成了产业发展规划、生态规划和起步区控制性详规,出台了20条具有突破意义的鼓励政策。我市一方面全力推进基础设施建设,投资7亿元,使产业基地内的6平方公里起步区基本实现“七通一平”,并积极争取国家和省政策支持,将药业基地申报并获准为省级生物医药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国家综合新药研发大平台也获准筹建。另一方面,我市加大对外开放和招商引资工作力度,组织开展了4次境外专题招商和5次国内大规模招商,共接触洽谈医药项目384个,并成功举办了“9·25”香港招商推介会和“辽宁(本溪)首届生物医药高新技术交易会暨海外学子本溪创业行”等活动,“中国北方药谷、本溪生态新城”的品牌影响力在不懈的宣传推介中得以增强,逐步显现出强大的引领集聚效应。据统计,到2008年底,我市药业基地累计签约落地项目70个,计划投资总额84.6亿元,计划用地面积217.5万平方米,达产后年可实现销售收入264.9亿元。在已签约落地项目中,属于国家一类药的品种8个,二类药的品种5个,三类药的品种21个,正在申请国外和国家专利的品种51个。

 冮瑞在讲话中指出,我市药业发展所以能够首战告捷,一是省委、省政府支持本溪发展生物医药产业的决策正确,市委、市政府将药业发展作为接续产业的发展战略正确;二是对外招商和园区建设齐头并进,形成了全国乃至世界的制药企业向本溪集聚的局面。三是在市委的领导下,四大班子齐心协力,部门之间密切配合,握紧拳头出击,形成了合力。四是始终保持了一种艰苦奋斗、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

 关于今年的药业发展工作,冮瑞提出五点要求。第一,要坚定信心,一鼓作气,乘势而上。把本溪药业发展起来,信心很重要,决心很重要,精神状态很重要。全市上下要不动摇、不懈怠,必须从零开始,再接再厉,乘势而上,在去年的基础上继续加大工作力度,不获全胜,决不罢休。第二,明确目标,继续加大招商引资的力度。今年的目标是:新增落地项目100个、新增投资额100亿元。 “双一百”的任务能否顺利完成,是关系到本溪药业基地——“北方药谷”建设成败的关键。相关单位和部门要克服困难、一抓到底,确保一季度“开门红”,坚决完成全年药业专项招商任务,引进一批生物医药产业的大企业、大品牌、大项目,为全市经济保增长做出贡献。第三,药业基地今年要有产出、有产品、有成果。对尚未开工的入驻项目,要抓紧帮助做好前期工作、解决实际问题,力争新开工建设一批;对已经开工的项目,                                 

 在年底之前都要力争投产运营一批,确保今年形成增量,发挥生物医药产业作为接续产业应有的作用。第四,要进一步完善药业基地的基础设施特别是生态新城的城市功能,继续完善基础设施供给能力,提高药业基地的项目承载力,同时要加快完善城市功能,加大房地产开发力度,为投资商和入驻企业创造良好舒适的生活环境,为药业招商工作创造条件。第五,要积极着手研究把本溪药业基地推向资本市场。今年将是药业基地开工建设和资金投入大量增加的一年。一方面要抓紧搭建中小企业融资平台,积极引进各个商业银行、股份制银行和村镇银行进入药业基地,还要建立融资保障体系和信用担保中心,发行入驻企业的集合债券。另一方面,必须从战略上去研究、去包装,借助“中国北方药谷”的品牌,整合辽宁(本溪)生物医药产业基地资源,推进整体包装上市,把辽宁(本溪)药业基地推向资本市场。

 会上,市政府对市药委、本溪经济技术开发区等对药业发展做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人员进行了表奖,随之出台《2009年药业招商实施方案》,对今年新增签约落地项目100个、新增投资额100亿元的任务指标进行了细化分解,并明确要求一季度签约落地项目30个,实现首季开门红。

 市委常委、总工会主席王桂馥,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沈福泰,郑广良等参加会议。副市长、市药委主任高升平作药业发展工作报告。市长助理于海主持会议。市政府秘书长关绍威宣读了市政府表奖决定。市有关部门负责同志出席会议。

 

 

来源:《本溪日报》2009年1月14日    责任编辑:白武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