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工作报告摘要
08年的活儿干得漂亮 ——政府工作报告摘要 新亮点之一: 经济结构调整步伐进一步加快 工业强市不断推进。规划实施了总投资391亿元的200个重点技改项目,当年竣工投产100个。我市正式融入沈抚本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带。两大钢铁企业全年工业增加值分别实现120亿元和70亿元。工业为全市经济保增长、促发展起到了决定性作用,做出了突出贡献。 药业基地建设开局良好。编制完成了产业规划、生态规划和起步区控制性详规,6平方公里起步区基本实现“七通一平”。药业基地成功申报为省级生物医药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国家综合新药研发大平台获准筹建。46个科技项目得到省科技厅7350万元专项支持。沈阳药科大学、辽宁中医药大学、修正药业、东北制药等签约入驻项目总数70个,投资总额75亿元。 现代服务业实现新发展。本溪成为辽宁省第4个拥有五星级酒店的城市。全年旅游总收入突破100亿元,增长32.4%;接待国内外游客1959万人次,增长85%。房地产新开工165万平方米,当年竣工170万平方米,在建459万平方米。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增幅连续四年超过20%以上,收入规模创历史最高水平。 县区域经济发展和新农村建设取得新成果。七个特色工业园区建设进展较快。粮食总产27.3万吨,创历史最高水平。两县四区和开发区生产总值平均增长20%左右,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平均增长30%以上,县区域经济已成为本溪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 新亮点之二: 对外招商和改革效果显著。全年组织开展了12次专题招商活动。共组织15个团组、600多人次,到日本、韩国、新加坡等国家和香港、长三角、珠三角等地区进行了专题概念招商。成功举办了“9•25”香港招商推介会和“9•26”首届生物与医药高新技术交易会,“中国北方药谷、本溪生态新城”在国内外的影响初步形成。筛选确定了投资额千万元以上重点招商项目100个,当年签约落地63个。2008年在国际国内经济形势发生重大变化的情况下,全市实际直接利用外资首次突破1亿美元大关,达到1.13亿美元,增长32.5%;引进域外投资65亿元,增长66%;出口创汇24亿美元,增长94%。 新亮点之三: 城市发展和环境保护迈上新台阶 城市规划建设水平有新的提升。完成了城市总体规划调整方案,编制了60平方公里的本溪生态新城区发展规划及核心区控制性详规。城市规划展示中心、广播电视数字传输中心、职工培训中心、市博物馆、体育馆、清真寺等标志性公共建筑竣工。本辽辽高速公路通车。沈本产业大道一期建成,二期开工建设。小市至碱厂一级路改扩建工程结束。 市容市貌又有新的改观。地工路企业搬迁改造完成过半,腾空土地46万平方米。城区栽植树木7万株,新增绿化景点30处。中心城区道路始终保持清洁率100%。 城市生态环境得到新的改善。正式申报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全市森林覆盖率达到73.8%。安排落实了总投资44.4亿元的73个节能减排项目。万元生产总值综合能耗下降4.4%。彻底关停了耗能高、污染重的本钢一铁厂。全市环境空气质量二级(良)以上天数321天,比上年增加11天。全国113个城市“城考”排名由第72位晋升到第59位。 新亮点之四: 各项民生工程更多地惠及百姓。年初向全市人民郑重承诺的十项民生工程全部兑现落实,全市各项社会保障标准都已经提高到全省平均水平以上。 新亮点之五: 社会稳定和谐的局面更加巩固。强化了安全生产监管和隐患排查,全市共查出各类事故隐患9127项,整改结束9053项,限期整改74项。彻底关闭了两家烟花爆竹生产企业。全市安全生产工作在省政府目标管理考核中位居前列。深入开展信访突出问题“三大战役”和重信重访专项治理活动,一大批涉及民生的重点信访问题得到妥善解决。全年受理信访总量40911件(次),下降16%。排查调解各类矛盾纠纷6126件,调解成功率97%。圆满完成了奥运安保任务。全市刑事、治安案件大幅度下降,广大群众的安全感进一步增强。特别是“5•12”四川等地发生强烈地震后,全市各族人民积极行动,奉献爱心,累计捐赠款物6940.9万元。我市先后向灾区派出抗震救援小分队、特警工作队、医疗队和卫生监督防疫队7批次、128人。 新亮点之六: 各项社会事业进一步协调发展。优先发展了教育事业。加大对中小学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推进了义务教育区域内均衡发展。组建了市机电工程学校。本钢工学院与辽宁冶金技师学院合并申办高等职业技术学院。高考总录取率达到84%,41人考入清华北大。发展繁荣了文化事业。现代评剧《女人是座山》获国家级大奖。 “本溪鼓乐”等3个项目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着力提高了医疗公共卫生服务水平。全面推进了体育等各项事业健康发展。
09年的事儿谋划精彩 ——政府工作报告摘要 新举措之一: 落实扩大内需方针,抓好基础设施投资项目。积极争取桓仁核电项目列入国家核电发展规划。本溪热电厂要获得国家核准并开工建设。两县热电厂要完成前期准备工作并报国家核准。桓仁抽水蓄能电站和三个风电厂争取开工建设。500千伏程家输变电工程年底竣工。开工新建和扩建总投资19亿元的36个变电工程(所)项目。加快推进沈本城际轨道交通前期工作,确保准时开工建设。东北东部铁路桓仁段要加快建设进度。田师付经桓仁到灌水铁路要具备开工建设条件。争取将溪田线城市段改线列入铁道部规划。鹤大高速和桓永高速公路桓仁段要加快建设进度。沈本高速公路高台子出口要开工建设。沈本产业大道二期实现竣工通车。推进桓仁支线机场前期工作。 新举措之二: 保持工业经济稳定增长,加大药业基地建设力度。本钢要加快超薄冷轧板二期、三冷轧、新2号高炉、不锈钢冶炼及冷轧等项目建设步伐,确保2011年建成投产。北钢要开工建设300平方米烧结机改造工程,推进干熄焦装置及老焦化改造。继续加大钢铁深加工制品产业发展力度,拉长钢铁产业链。抓紧推进多晶硅太阳能电池项目和4条新型干法水泥熟料生产线项目。继续滚动实施好200个技改项目,确保当年竣工投产100个。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要增长18%以上。继续开发200项新产品,新产品销售收入要实现300亿元。培育和认定25家市级以上高新技术企业和企业技术研发中心。全年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要增长25%。全市非公有制企业增加值和上缴税金均要增长20%。进一步加快打造“中国北方药谷”。全年新增落地项目100个,新增投资额100亿元。积极申报国家级生物医药高新技术产业基地。 新举措之三 全面推进改革开放,为加快发展增添新活力。促进38户国有独资和控股、参股企业做大做强。完成地工路企业整体搬迁任务。基本完成24户企业破产终结。举办好第二届辽宁·本溪生物与医药高新技术交易会。策划包装好新100个投资额千万元以上的重点招商项目。全年实际直接利用外资和引进域外资金均要增长20%,出口创汇额要保持在14亿美元以上。 新举措之四 着力解决制约发展的要素问题,科学配置人才、土地和资金。重点引进60名左右支柱产业和接续产业发展急需的高层次人才。组织实施专家项目40个、聘请外国专家60人次以上。着力抓好药业基地以及姚家、威宁一带新区用地的调整、申报和征地拆迁。扩大药业基地发展空间。 新举措之五 不断壮大县区域经济,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着力推进沿本桓公路两侧的50个现代农业和产业化重点项目。扶持10家农业科技星火龙头企业。新建林下参、五味子、刺五加等中药材基地9万亩。建成150个设施农业小区、150个畜禽标准化养殖小区。县区生产总值和财政收入平均增幅均要达到20%以上。 新举措之六 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为保增长做出更大的贡献。大力推进和开工建设沃尔玛超市和新玛特商场等19个商贸流通重点项目。策划包装一批房地产开发项目,全市全年新开工300万平方米、竣工240万平方米。推进本溪水洞申报国家5A级景区和世界自然遗产。全市服务业增加值和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要分别增长20%和15%。 新举措之七 切实抓好节能减排,进一步改善生态环境。加快推进33个重点节能和资源综合利用项目建设。万元生产总值综合能耗要下降4.4%。继续争创“全国环保模范城”,深入开展“环保攻坚惠民”活动。实施好28个重点减排和污染源治理项目。全年城市环境空气质量二级(良)以上天数要达到320天以上。保持住73.8%的森林覆盖率。 新举措之八 强化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不断提升城市品位。投资3.5亿元实施平山横三路、柳塘路等7条市政道路改造。开工建设北地跨线桥。建成大峪新区育龙路。对体育路等3条道路实施综合整治。新栽各种树木7万株,新增20栋楼体亮化工程。改造老城区超期使用的供水和供暖管网。加快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在城周山有计划地进行生态风景林建设,全年人工造林10万亩、新增封山育林10万亩,尽快形成“外部森林环抱、内部绿树成荫”的城市森林格局。在药业基地起步区形成畅通的道路网络,完善供水、排水、供暖、电力以及污水处理等基础设施。 新举措之九 继续改善民生,提高群众收入水平和生活质量。城镇实名制就业要达到6.8万人,登记失业率要控制在5%以内,还要动态储备一批就业岗位。扶持创业带头人340人,带动就业2040人。实名制劳务输出2万人。继续保持“零就业家庭”的动态为零。企业退休职工养老金月人均再增加100元。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面要达到80%以上。全部解决集体困难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医疗保险问题。积极推进农民工参加养老保险。继续推进企业职工工资集体协商制度。适时提高企业工伤人员伤残津贴、生活护理费和供养亲属抚恤金标准。城乡低保要继续实现应保尽保。进一步提高优抚对象抚恤和生活补助标准。新农合报销比例在现有基础上再提高10%,封顶线要由3万元提高到4万元。继续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力度。为农村贫困户建房260户。新建和改造4所中心敬老院。将低保户和低保边缘户住房租赁补贴标准分别提高到240元和120元。再改造一批老城区的街巷路和“摸黑路”。基本结束主城区住宅小区人行甬道和车行道的改造。开通本溪主城区到石桥子的公交车。 新举措之十 大力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努力营造更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完成本溪县、南芬区和开发区“双高”“普九”达标任务。开工建设本溪市高级中学石桥子分校。完成机电工程学校新校舍主体工程和化校实训基地建设。启动沈阳药科大学职业技术学院搬迁。支持辽宁科技学院新校区建设和老校区开发。继续落实好“两免三补”和“宏志生”、中职生资助等政策。推进市档案馆以及钢铁、药业和水利工程三大博物馆规划建设。建设市中医院综合门诊楼。新改扩建10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80所村卫生室。传染病医院二期工程竣工并投入使用。继续深入开展“百名医疗专家下基层”活动。办好市第九届全民运动会。抓好市体育馆设施完善和运行管理。全面完成本溪县城和南芬主城区广播电视数字化整体转换。推进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进村入户。稳定低生育水平,统筹解决人口问题,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1.31‰以内。进一步加强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搞好粮食储备,确保粮食安全。健全社会预警体系,切实提高公共安全保障和处置突发事件的应急能力。深化开展“千名民警进万家”活动,继续大力推进“平安本溪”建设,进一步完善社会治安巡逻防控网络体系,严厉打击各种违法犯罪活动,为人民群众营造更加安居乐业的社会环境。 编辑:白武新
|